项目五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填空题
1.触点的常见故障有触点过热、磨损和熔焊等。
2.电磁机构的常见故障有吸合噪声大、线圈过热、烧毁和非磁性垫片损坏等。
3.低压断路器的常见故障有手动操作断路器不能闭合、电动操作断路器不能闭合和有一对触头不能闭合等。
二、简答题
1.轴类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其修复有哪些要点?
轴类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磨损(包括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疲劳磨损),断裂(包括疲劳断裂、脆性断裂、韧性断裂),过量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1)轴颈磨损时的修复要点有:
1)按规定尺寸修复;
2)堆焊法修复时,堆焊后不进行机械加工的,堆焊层厚度应保持在1.5-2.0mm;若堆焊后仍需进行机械加工,堆焊层的厚度应使轴颈比其名义尺寸大2-
3)电镀或喷涂修复
当轴颈磨损量在0.4mm以下时,可镀铬修复,但成本较高,只适于重要的轴。为降低成本,对于不重要的轴应采用低温镀铁修复,此方法效果很好,原材料便宜,成本低,污染小,镀层厚度可达1.5mm,有较高的硬度。磨损量不大的也可采用喷涂修复。
4)粘接修复
把磨损的轴颈车小1mm,然后用玻璃纤维蘸上环氧树脂胶,逐层地缠在轴颈上,待固化后加工到规定的尺寸。
(2)中心孔损坏的修复
修复前,首先除去孔内的油污和铁锈,检查损坏情况,如果损坏不严重,用三角刮刀或油石等进行修整;当损坏严重时,应将轴装在车床上用中心钻加工修复,直至完全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3)圆角的修复
圆角的磨伤可用细锉或车削、磨削加工修复。当圆角磨损很大时,需要进行堆焊,退火后车削至原尺寸。圆角修复后,不可有划痕、擦伤或刀迹,圆角半径也不能减小,否则会减弱轴的性能并导致轴的损坏。
(4)螺纹的修复
当轴表面上的螺纹碰伤、螺母不能拧入时,可用圆板牙或车削加工修整。若螺纹滑牙或掉牙,可先把螺纹全部车削掉,然后进行堆焊,再车削加工修复。
(5)键槽的修复
当键槽只有小凹痕、毛刺或轻微磨损时,可用细锉、油石或刮刀等进行修整。若键槽磨损较大,可扩大键槽或重新开槽,并配大尺寸的键或阶梯键;也可在原槽位置上旋转90o或180o重新按标准开槽。开槽前需先把旧键槽用气焊或电焊填满。
(6)花键轴的修复
1)当键齿磨损不大时,先将花键部分退火,进行局部加热,然后用钝錾子对准键齿中间,手锤敲击,并沿键长移动,使键宽增加0.5-1.0mm
2)采用纵向或横向施焊的自动堆焊方法。纵向堆焊时,把清洗好的花键轴装到堆焊机床上,机床不转动,将振动堆焊机头旋转90o,并将焊嘴调整到与轴中心线成45o角的键齿侧面。焊丝伸出端与工件表面的接触点应在键齿的节径上,由床头向尾架方向施焊。横向施焊与一般轴类零件修复时的自动堆焊相同。为保证堆焊质量,焊前应将工件预热。堆焊结束时,应在焊丝离开工件后断电,以免产生端面弧坑。堆焊后要重新进行铣削或磨削加工,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3)按照规定的工艺规程进行低温镀铁,镀铁后再进行磨削加工,使其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7)裂纹和折断的修复
对于轻微裂纹还可采用粘接修复:先在裂纹处开槽,然后用环氧树脂填补和粘接,待固化后进行机械加工。
对于承受载荷不大或不重要的轴,其裂纹深度不超过轴直径的10%时,可采用焊补修复。焊补前,必须认真做好清洁工作,并在裂纹处开好坡口。焊补时,先在坡口周围加热,然后再进行焊补。为消除内应力,焊补后需进行回火处理,最后通过机械加工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对于承受载荷很大或重要的轴,其裂纹深度超过轴直径的10%或存在角度超过10o的扭转变形,应予以调换。
当载荷大或重要的轴出现折断时,应及时调换。
若轴的过渡部分折断,可另加工一段新轴代替折断部分,新轴一端车出带有螺纹的尾部,旋入轴端已加工好的螺孔内,然后进行焊接。
有时折断的轴其断面经过修整后,使轴的长度缩短了,此时需要采用接段修理法进行修复,即在轴的断口部位再接上一段轴颈。
(8)弯曲变形的修复
对弯曲量较小的轴(一般小于长度的8/1000),可用冷校法进行校正。通常对普通的轴可在车床上校正,也可用千斤顶或螺旋压力机进行校正。这些方法的弯曲量能达到1m长0.05-0.15mm,可满足一般低速运行的机械设备要求。
对要求较高、需精确校正的轴,或弯曲量较大的轴,则用热校法进行校正。通过加热使轴的温度达到500-550℃,待冷却后进行校正。加热时间根据轴的直径大小、弯曲量及具体的加热设备确定。热校后应使轴的加热处退火,达到原来的力学性能和技术要求。
(9)其它失效形式的修复
外圆锥面或圆锥孔磨损,均可用车削或磨削方法加工到较小或较大尺寸,达到修配要求,再另外配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