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梯常用知识培训课件.ppt
文件大小:3.27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1.94万字
文档摘要

电梯常用知识培训课件欢迎参加电梯常用知识培训课程。本课程专为基层员工及新入职人员设计,旨在全面覆盖电梯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要点。通过系统学习,您将掌握电梯结构、原理、安装、维护及故障处理等关键技能。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从电梯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实际操作环节,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电梯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提升大家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共同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培训目标与课程安排掌握电梯基础理论理解电梯定义、分类、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系统性知识框架熟悉安装与维护技能掌握电梯安装流程、调试要点及日常维护保养的操作规范具备故障诊断能力能独立进行常见故障排查,掌握应急处理与救援流程提升专业素养了解行业法规标准,培养责任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本课程共计50学时,理论学习占60%,实操训练占40%。培训结束后将进行理论与实操综合考核,合格者颁发电梯技能培训证书。

电梯定义与分类电梯基本定义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特定楼层的永久运行的提升设备,其轿厢沿刚性导轨运行,导轨的倾斜角与垂直方向的角度不大于15°,或者其运行路径完全由固定的刚性导向件决定。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属于特种设备,使用、安装、维修均受特殊法规监管。主要电梯类型乘客电梯:专为载运乘客设计的电梯,通常布置精美载货电梯:主要用于运输货物,允许货物伴随人员乘坐杂物电梯:轿厢面积小于1平方米,专为运送小型物品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用于连续运送乘客的倾斜或水平输送设备医用电梯:特殊设计的可容纳病床和医疗设备的电梯

电梯发展简史1古代提升装置公元前236年,阿基米德发明了最早的提升装置。古罗马时期,已有由人力或畜力驱动的提升设备用于建筑工程。21853年关键突破美国发明家伊莱沙·奥的斯在纽约水晶宫博览会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带安全装置的电梯,通过切断悬挂绳索证明其安全性能。31880年电气时代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了第一台电动电梯,彻底改变了电梯技术路线。1889年,奥的斯公司发明了直流电动电梯。4现代智能电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梯技术迎来智能化革命,采用微电脑控制、群控系统、无齿轮曳引技术,实现了高速、高效、节能和智能化运行。电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科技进步,从最初的简单提升装置到今天的智能化系统,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建筑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电梯应用场景超高层建筑高速电梯,双层轿厢,智能调度商业与办公场所大容量,高频率运行,群控系统住宅建筑标准载客电梯,经济节能工业设施载货电梯,大吨位,耐磨损在医疗机构中,电梯需要满足担架和病床运输的特殊需求,通常配备宽敞的轿厢和防撞保护。景区观光电梯则采用透明设计,提供视觉体验。公共交通枢纽中的电梯需要应对高客流量,常采用大容量设计并配备防爬轿顶等安全措施。特殊场景电梯包括船用电梯、矿井电梯和消防电梯等,这些电梯根据环境特点采用定制化设计,满足特殊的安全和功能要求。

电梯主要结构组成总览轿厢系统包括轿厢、轿门、操纵盘,是乘客直接接触的主要部分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组成,确保轿厢和对重垂直平稳运行驱动系统包括曳引机、钢丝绳,提供电梯运行动力安全系统安全钳、限速器、缓冲器等确保电梯运行安全控制系统控制柜、各类传感器及线路,实现电梯智能控制电梯还包括层门系统、对重系统和井道环境等部分。这些系统通过机械和电气结合,共同确保电梯安全、高效地运行。电梯的正常工作需要所有部件协调配合,任何组件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问题。

轿厢结构详细介绍轿厢骨架采用钢结构框架,承担载荷并连接导靴和安全钳,确保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地板系统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需承受乘客与货物重量,通常配有减震层轿壁与装饰包括侧壁、后壁和门,采用不锈钢、木材或玻璃等材料,兼顾美观与耐用顶棚设计集成照明系统、通风设备和检修口,需满足消防与应急要求轿厢内还设有操作面板、扶手、镜子等配件,这些部件既满足功能需求,也提升乘坐舒适度。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轿厢必须满足严格的承重、防火和通风要求,确保乘客安全。

井道与导轨井道结构承重墙需符合建筑结构安全要求井道尺寸必须满足安全间距标准底坑深度通常为1.5-2米,需排水设施顶层井道需预留缓冲距离与检修空间导轨系统T型钢导轨确保轿厢垂直平稳运行导轨支架每隔2.5米安装一个导轨连接需确保接头平顺无错位导轨润滑对电梯运行噪音影响显著井道安全设施底坑需设置安全触板和排水系统各楼层需设置层门与门锁安全回路井道照明需保证维修人员工作照度紧急停止装置设于底坑和机房井道是电梯的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梯运行安全。导轨系统的精度要求极高,通常要求垂直偏差小于千分之一。维护人员需定期检查导轨连接紧固情况,确保导靴与导轨接触面无异物。

驱动系统类型曳引式驱动最常见的驱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