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程材料及应用课件: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pptx
文件大小:1.06 MB
总页数:69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1.01万字
文档摘要

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 10.1齿轮选材

10.1.1齿轮的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及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1.齿轮的工作条件

齿轮主要用于传递扭矩和调节速度,其工作时的受力情况如下:

(1)由于传递扭矩,齿根承受很大的交变弯曲应力;

(2)换挡、启动或啮合不均时,齿根承受一定冲击载荷;

(3)齿面相互滚动或滑动接触,承受很大的接触压应力及摩擦力的作用。;;3)齿面接触疲劳破坏

在交变接触应力作用下,齿面产生微裂纹,微裂纹的发展继而引起点状剥落(或称麻点)。

4)过载断裂

过载断裂主要是冲击载荷过大造成的断齿。

表10-1是美国的一个关于齿轮失效形式及原因的统计资料。结果表明,疲劳断裂占失效齿轮总数的1/3以上,居首位;其次是表面损伤。总的来讲,断裂是齿轮失效的主要形式。;3.齿轮的性能要求

根据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的分析,可以对齿轮材料提出如下性能要求:

(1)高的弯曲疲劳强度;

(2)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

(3)较高的强度和冲击韧性。;表10-1美国931个齿轮失效方式及原因的统计结果;10.1.2齿轮类零件的选材

齿轮材料要求的性能主要是疲劳强度,尤其是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强度与齿面硬度之间大致有以下关系:

式中,SB为疲劳强度;HV为齿面硬度值;k、m为与材料有关的常数。显然,表面硬度越高,疲劳强度也越高。

齿心应有足够的冲击韧性,目的是防止轮齿受冲击过载断裂。这方面还没有合适的计算方法,基本上凭经验决定。;10.1.3典型齿轮选材举例

1.机床齿轮

机床变速箱齿轮担负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的任务。工作条件较好,转速中等,载荷不大,工作平稳无强烈冲击。因此,按照经验,一般可选中碳钢制造,为了提高淬透性,也可选用中碳合金钢。它的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轮齿高频淬火及回火→精密

正火处理对锻造齿轮毛坯是必须的热处理工序,它可消除锻造应??,均匀组织,使同批坯料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改善齿轮表面加工质量。对于一般齿轮,正火也可作为高频淬火前的最后热处理工序。;调质处理可使齿轮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心部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承受较大的交变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并可减少齿轮的淬火变形。

高频淬火及低温回火是决定齿轮表面性能的关键工序。通过高频淬火,轮齿表面硬度可达52HRC以上,提高了耐磨性,并使轮齿表面有残余压应力存在,从而提高了抗疲劳破坏的能力。为了消除淬火应力,高频淬火后进行低温回火。;表10-2机床齿轮的用材及热处理;表10-2机床齿轮的用材及热处理;2.汽车齿轮

汽车齿轮主要分装在变速箱和差速器中。在变速箱中,通过它改变发动机、曲轴和主轴齿轮的速比;在差速器中,通过齿轮增加扭矩,并调节左右轮的转速。全部发动机的动力均通过齿轮传给车轴,推动汽车运行。所以,汽车齿轮受力较大,受冲击频繁,其耐磨性、疲劳强度、心部强度以及冲击韧性等,均要求比机床齿轮高。采用调质钢高频淬火不能保证要求,所以,对于重要齿轮,通常用低碳钢进行渗碳处理。我国应用最多的是合金渗碳钢20Cr或20CrMnTi,并经渗碳、淬火和低温回火。渗碳后表面碳含量大大提高,保证淬火后得到高硬度,提高耐磨性和接触疲劳抗力。由于合金元素提高淬透性,淬火、回火后可使心部获得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冲击韧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齿轮的耐用性,渗碳、淬火、回火后,还可采用喷丸处理,增大表层压应力,有利于提高疲劳强度,并清除氧化皮。;渗碳齿轮的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喷丸→磨削加工;表10-3汽车、拖拉机齿轮的常用钢种及热处理方法;表10-3汽车、拖拉机齿轮的常用钢种及热处理方法;; 10.2轴类零件选材

10.2.1轴类零件的工作条件

(1)轴类零件工作时主要受交变弯曲和扭转应力的复合作用;

(2)轴与轴上零件有相对运动,相互间存在摩擦和磨损;

(3)轴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使轴承受冲击载荷;

(4)多数轴会承受一定的过载载荷。;10.2.2轴类零件的失效方式

由于轴类零件的受力情况及工作条件较复杂,因此其失效方式也是多样的。轴类零件的一般失效方式有长期交变载荷下的疲劳断裂(包括扭转疲劳和弯曲疲劳断裂),大载荷或冲击载荷作用引起的过量变形甚至断裂,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表面过度磨损等。;10.2.3轴类零件的性能要求

根据轴类材料的工作条件和失效方式,对其可有以下性能要求:

(1)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足够的强度、塑性和一定的韧性,以防止过载断裂、冲击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