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
文件大小:133.9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1.75千字
文档摘要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3、掌握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描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合作性学习,是学生之间更善于沟通,合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验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2、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金属镁和铁分别于氧气的反应有所了解。再根据生活经验

“真金不怕火炼”知道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学生已具备通过对实验的

观察能描述出实验现象。并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实验

操作能力,但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还不足,需要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

四、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镁棒点火激发学生兴趣

回顾金属铁、镁与氧气的反应及自学铝与氧气的反应完成导学案中金属镁、铁、铝分别于氧

气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用希沃授课助手投屏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点评。

思考:1、铝制品为什么不易生锈。2、清洗铝制品的注意事项。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

地结合。

请一位同学做金属铜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另一位同学观察现象并对现象进行描述。培养了学

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图片真金不怕火炼得出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通过对比金属镁、铝、铁、铜分别于氧气的反应及金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不反应

学生总结:1、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通过几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的不同得出结论

2、常见金属镁、铝、铁、铜、金五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活动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实验用品:井穴板镁锌铁铜稀盐酸稀硫酸镊子

实验步骤:

(1)向两只井穴板中依次用镊子各加入一片镁,锌,铁,铜(注意顺序)。

(2)再向两只井穴板中分别加入约2ml稀盐酸和稀硫酸。

(3)观察现象,并用手依次触摸井穴板底部,感觉温度的变化。

用井穴板代替试管,既节约药品又使实验现象更具对比性。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描述实

验现象。同时老师用实验验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描述实验现象时,要叙述出金属镁、锌、铁、铜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现象的不同并注意区

分。注意铁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并得出亚铁离子溶液时浅绿

色。铜离子溶液是蓝色溶液。

学生总结出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并得出金属镁、锌、铁、铜的活泼性顺序

3、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几个化学方程式的观察,总结归纳出另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的定义和通式。

4、通过两个练习题巩固置换反应和金属与酸反应这两个知识点。

5、通过解密镁棒点火巩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实验引入相呼应。

6、经过了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黄铜(铜锌合金)与黄

金的区别。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本知识与生

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小结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

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MgAlFeCuAu

活泼较活泼不活泼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1、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

2、金属的活泼性顺序

MgZnFeCu

3、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