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单招《物理》每日一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
B.热效率为100%的热机是可能制成的
C.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D.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常用手段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热力学定律的知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电冰箱通过消耗电能可以实现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选项正确。A选项,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而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B选项,热效率100%的热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制成。D选项,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2、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易碎,掉在软泥地上不易碎.这是因为()
A.掉在水泥地上,玻璃杯的动量大
B.掉在水泥地上,玻璃杯的动量变化大
C.掉在水泥地上,玻璃杯受到的冲量大,且与水泥地的作用时间短,因而受到水泥地的作用力大
D.掉在水泥地上,玻璃杯受到的冲量和掉在软泥地上一样大,但与水泥地的作用时间短,因而受到水泥地的作用力大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动量和冲量的知识。物体落地时的动量变化相同,冲量也相同。但水泥地较硬,作用时间短。根据冲量定理,冲量一定时,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就大。所以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易碎,掉在软泥地上不易碎,答案选D。
3、关于原子核的组成,正确的是()
A.α粒子、电子
B.α粒子、中子
C.质子、电子
D.质子、中子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原子核的组成知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原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A选项α粒子、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选项α粒子不是原子核的常规组成;C选项电子在原子核外。所以答案是D,即质子、中子。
4、
A.乙受到甲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B.甲、乙两个木箱整体所受合力不为零
C.桌面对乙的支持力和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受到甲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A.受力分析得,乙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甲对乙的压力,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故A错误;
B.由题意知,叠放在水平桌面的甲、乙两个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合外力为零。故B错误;
C.受力分析得,乙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甲对乙的压力,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此时乙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桌面对乙的支持力和甲对乙的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乙受到甲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D正确。
故选D。
5、关于下面四位杰出物理学家所做的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托马斯·杨进行了双缝实验,发现了光的干涉性质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理学史知识。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而托马斯·杨进行了双缝实验,成功发现了光的干涉性质,所以这道题选D。
6、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2m/s2,5s末的速度是()
A.10m/s
B.15m/s
C.16m/s
D.21m/s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应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末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已知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2m/s2,运动时间5s。根据公式计算,5s末的速度为5+2×5=15m/s,所以答案选B。
7、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200欧姆,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变为121欧姆,这个现象说明金属的电阻率影响因素是()
A.电压
B.时间
C.温度
D.电流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金属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在物理知识中,金属的电阻率会随温度变化。正常发光时灯泡温度高,电阻大;停止发光后温度降低,电阻变小。所以电阻变化是因为温度改变,答案选C。其他选项,电压、电流不会直接影响电阻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