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语法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语法教学方式单调乏味、
效率低下。思维导图能够系统地将语法知识串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传统
语法教学形式的创新。该文在分析传统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就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初中英语语法教
学效果的提升提出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英语语法;应用
语法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
语法学习缺乏兴趣,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将各
级主题的关系用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将松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激发学生的联
想能力,训练发散性思维,对于英语语法教学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称心像图或心智导图,是英国人托尼巴赞根据人脑特征设
计的一种以直观形象图示来标示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思维记忆的方法,指将相关
的词或者图形围绕着词的中心,结构化、框架化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
理论,充分发挥联想,促进师生交流,有效整合课程学习,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
框架体系。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属于图形思维T具,强调图文并重,主要是通过层
级图的方式来呈现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实现知识结构的图像化。思维导图允许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限制地进行联想,借助多维度、代码、图画、色彩等形式
强化记忆效果,保证思维过程的创造性,使传统的显性思维转变为多维发散的思
维模式。通常将思维寻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其必要性可从以下儿点进行分
析:
①学生的思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逐渐从形象思维过渡为抽象
思维.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思维导图直观清晰地呈现关键词图象等.帮助
学生理解抽象深奥的英语知识或决速理解文章内容,形成抽象思维。
②学生易学。目前学生在英语短文的学习过程中会陷人怪圈.如囫囵存电型
和缺乏全局观,其中前者能够背涌和默写英语全文,注重文章的完整性,但无法慨
括所背诵文章的大意;后者则只关注英语文章的短语句型和生词,对整篇文章的内
涵和结构加以忽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人思维导图,可以避免学生走人怪圈,完
整呈现出语言知识点和课文的结构框架。
③文章适合。初中英语教材内容既不如高中英语那样复杂.也不像小学英语
那样简单,基本都是精悍短小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几个单元.几个小结进行学习.因此
需要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串联这些小结.形成简洁高效的呈现方式,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习兴趣,建构语法思维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语法教学的目的是运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交
际能力,中学的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要重视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法。例
如,在学习代词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绘制代词的思维导图,对
人称代词、形容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各类代词进行分类,再让学生分享绘制
导图的过程,进行互评,最终由教师进行鼓励及点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
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直观、脉络清晰的语法体系。
2.运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语法知识进行串联、归纳
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点增多,难度增加,知识点间联系紧密,学生在语法学习
上易断层。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图形与线条将语法知识层层递进地串联起来,
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组织成利于记忆的结构模式,建立学生接受的逻辑体系。
例如,教师在讲解“need”这一词时,如图1所示,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
掌握不同情形下need的用法。在一些情况下,它是情态动词的用法,后面加动
词原形,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通过箭头、图形、文字等思维导向把零散的
语法知识整合到一起,学生掌握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相应用法,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和对语法的灵活运用程度。
3.运用思维导图,创新教学方法
不少学生学习语法仅停留在表面,不会举一反三。教师要善于利用思维导图,
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地让学生参与课堂中来。
在教授虚拟语气时,可以创设情境,将思维导图故事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贴
近实际生活的真实语言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设问
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贴
近实际生活的真实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懂得语言意思的同时,掌握语言的形式,
使学生流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