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职院校英语泛读教学方法的探讨.doc
文件大小:19.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7-01
总字数:约1.46千字
文档摘要

高职院校英语泛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高职英语泛读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泛读(ER)是提高语言能力和阅读流畅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英语兼具学术和实践功能的职业环境中。本研究探讨了高职院校泛读的当前实践、挑战和创新教学策略。它强调学习者自主性、兴趣驱动的材料选择和技术整合,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动机和整体交际能力。

1.导言

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接触真实文本的机会有限。精读注重准确性和细节,而泛读则注重数量、乐趣和流畅性,这对培养语言直觉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研究了:

泛读的教学原理。

当前教学实践中的挑战。

适合职业学习者的有效方法。

2.理论背景

斯蒂芬·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建议当学习者在低焦虑环境中接触到可理解输入(i+1)时,就会发生语言习得。ER通过提供适合水平、引人入胜的阅读材料来支持这一点。

民族四股理论

强调平衡的语言程序:以意义为中心的输入、以意义为重点的输出、以语言为中心的学习和流利度发展——ER符合第一和最后一个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ER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和个体知识建构。

3.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

3.1低动机和阅读习惯

学生们经常把英语与考试和练习联系在一起。

由于材料枯燥或困难而缺乏阅读兴趣。

3.2有限的词汇和理解

学生难以理解生词,这会影响阅读流畅性。

教师倾向于过度解释文本,转而采用精读法。

3.3教学资源不足

缺乏基于级别的分级读者。

获取真实材料或在线阅读平台的机会有限。

3.4教师角色误解

在阅读课上,教师扮演的是控制者,而不是引导者。

重点仍然是测试,而不是为了娱乐或目的而阅读。

4.有效的ER教学方法

4.1分级阅读计划

实施与CEFR或Lexile量表匹配的分级阅读器。

创建阅读档案,让学生记录摘要和反思。

4.2任务型阅读活动

设计与职业领域(如酒店、电子、护理)相关的阅读任务。

示例任务:“阅读一本手册,然后用视觉效果向搭档解释。”

4.3泛读+混合式学习

使用ReadTheory、OxfordBookworms等移动应用程序或Xreading等平台。

引入在线阅读圈,让学生异步讨论书籍。

4.4阅读期刊和书评

要求定期免费回复期刊或视频书报告。

点对点共享可以建立阅读社区和问责制。

4.5游戏化和阅读挑战

设立阅读排行榜、徽章和月度阅读奖励。

鼓励团队竞赛(例如,谁能最快地阅读和总结10本书?)。

4.6教师作为引导者

根据学生的兴趣提供书籍推荐。

允许灵活选择主题和类型(侦探小说、商务英语、漫画)。

5.案例研究(可选部分)

广东职业学院启动了一个为期一学期的ER项目。学生从100名评分读者中选择,提交每周日志,并提交书籍摘要。结果:87%的学生阅读流畅性有所提高;65%的人表示对英语的兴趣有所增加。

6.评估策略

形成性评估:

阅读日志、同行讨论、课堂分享。

总结性评估:

书评报告、词汇增长测验、阅读理解报告。

自我评估:

学生在日记中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节奏和进步。

7.结论

泛读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但未充分利用的组成部分。为了有效,ER必须: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

使用分级或真实的职业文本,

由数字工具和灵活的评估提供支持。

如果实施得当,ER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独立学习技能,这对进入全球化工作场所的职业学生至关重要。

8.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ER对词汇习得的纵向影响。

ER在职业环境中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的作用。

纸质与数字ER平台的比较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