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答案及题目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关雎》出自()
A.《楚辞》B.《诗经》C.《汉乐府》D.《全唐诗》
2.“关关雎鸠”中“雎鸠”是一种()
A.鸟B.鱼C.兽D.虫
3.“窈窕淑女”中“窈窕”意思是()
A.妖媚B.美丽而贤淑C.身材好D.有才华
4.《关雎》中男子追求女子没有成功时的状态是()
A.辗转反侧B.寤寐求之C.琴瑟友之D.钟鼓乐之
5.诗中“君子好逑”的“逑”意思是()
A.追求B.配偶C.遇到D.志同道合
6.《关雎》所表达的情感是()
A.对友情的珍视B.对爱情的向往C.对故乡的思念D.对理想的追求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A.关关/雎鸠B.寤寐/思服C.左右/芼之D.钟鼓/乐之
8.《关雎》中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赋B.比C.兴D.颂
9.“参差荇菜”中“荇菜”是一种()
A.水生植物B.陆地植物C.菌类D.花卉
10.诗中“琴瑟友之”的“友”意思是()
A.朋友B.友好C.亲近D.以……为友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诗经》“六义”的有()
A.风B.雅C.颂D.赋E.比F.兴
2.下列对《关雎》理解正确的有()
A.是一首爱情诗B.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C.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D.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3.《关雎》中描写的美好女子形象特点有()
A.窈窕B.淑女C.善良D.美丽
4.下列诗句中出自《关雎》的有()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关雎》中男子为追求女子做了哪些努力()
A.寤寐求之B.琴瑟友之C.钟鼓乐之D.左右采之
6.关于《诗经》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C.也称“诗三百”D.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7.以下哪些词语可以形容《关雎》的情感基调()
A.真挚B.热烈C.含蓄D.忧伤
8.《关雎》中运用了双声叠韵词,以下属于的有()
A.关关B.窈窕C.辗转D.参差
9.下列对《关雎》中“兴”的手法理解正确的有()
A.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B.以雎鸠鸟的和鸣引出男女的爱情
C.增强诗歌的生动性D.使诗歌富有音乐美
10.《关雎》在语言上的特点有()
A.四言为主B.节奏明快C.韵律和谐D.用词质朴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关雎》是一首描写友情的诗歌。()
2.“左右流之”中“流”是“流动”的意思。()
3.《诗经》中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
4.《关雎》中男子最终没有追求到女子。()
5.“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体现了男子对女子追求方式的变化。()
6.《关雎》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7.《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
8.“兴”的手法在《关雎》中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
9.《关雎》的作者是孔子。()
10.诗中“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关雎》中男子的情感变化过程。
答:男子先因见到美丽贤淑的女子而心生爱慕,追求不得时“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十分痛苦。之后想象用琴瑟亲近她、用钟鼓使她快乐,情感从单纯爱慕发展到渴望结合。
2.《关雎》中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答:增强诗歌节奏感、音乐美,使情感抒发层层递进,强化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同时便于记忆和传唱,让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3.说说《关雎》中“兴”的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以雎鸠鸟在河中沙洲和鸣起兴,自然引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使诗歌开篇意境优美,委婉含蓄,为全诗奠定了美好的情感基调。
4.概括《关雎》中女子的形象特点。
答:女子形象美丽而贤淑,从“窈窕淑女”可看出她身姿美好、气质佳,且温柔善良,是男子心中理想的配偶形象。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关雎》所表达的爱情观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
答:它展现的真挚、执着爱情观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追求爱情要真诚用心,遇到心仪对象要勇敢追求,同时追求方式要文明、符合道德规范,珍视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