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十五五绿色交通工作建议
一、总体要求
1.1工作目标
(1)2025年,我国绿色交通工作目标旨在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力争使绿色出行成为人民群众出行首选。具体目标包括: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0万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0000公里,绿色货运配送车辆比例达到80%,交通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控制在5%以内。以北京为例,2025年计划实现公共交通出行占比达到70%,减少碳排放量20%。
(2)通过优化交通结构,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显著改善。例如,在长三角地区,2025年预计实现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55%,减少私家车出行量300万辆。此外,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将达到20%,减少城市空气污染排放量30%。
(3)强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网络的绿色水平。例如,在珠三角地区,2025年计划新建和改扩建绿色交通走廊1000公里,实现城市绿色交通网络全覆盖。同时,加强交通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交通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绿色性能。以深圳为例,2025年计划实现交通碳排放总量下降2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工作原则
(1)工作原则首先强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交通发展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交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具体体现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车辆,以及优化交通结构,减少交通能耗和污染排放。例如,通过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如优化公交路线、增加公交车辆、提高公交速度和准点率,以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2)其次,坚持创新驱动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绿色交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包括推广智能交通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绿色交通规划和管理等创新技术,以及探索共享出行、无人驾驶等新型交通模式。例如,通过设立绿色交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绿色交通关键技术研发,如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等。
(3)最后,坚持协同推进原则,加强部门间协作,形成绿色交通发展的合力。这意味着要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交通、能源、环保等部门的政策衔接,实现政策协同效应。同时,注重区域间的合作,推动绿色交通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有效实施。例如,通过建立绿色交通发展示范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实现绿色交通政策在区域内的复制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全国绿色交通发展。
1.3发展战略
(1)发展战略首先聚焦于构建绿色交通网络,通过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和自行车道等绿色交通设施的投资,确保到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显著提高,达到60%以上。
(2)其次,发展战略强调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将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交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0%以上。为此,将实施一系列激励政策,如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建设、电池回收利用等,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3)最后,发展战略注重绿色交通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动力。重点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电动汽车技术、新能源利用等前沿技术,通过设立绿色交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期在2025年实现绿色交通技术的重大突破,提升我国在绿色交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二、优化交通结构
2.1发展绿色出行
(1)发展绿色出行是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将大力推广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以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道网络,提高步行和骑行环境舒适度和安全性;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班次,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实施差别化交通管理措施,如高峰时段限行、拥堵收费等,引导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2)为了鼓励绿色出行,政府将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对公共交通出行的补贴、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对步行和骑行的奖励等。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型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提高绿色出行便利性。例如,2025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00万辆共享单车,覆盖全国主要城市,以满足市民短途出行需求。
(3)绿色出行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绿色出行意识。通过举办绿色出行主题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开展绿色出行知识普及等方式,引导市民树立绿色出行理念,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此外,加强绿色出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对违反交通规则、破坏绿色出行设施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绿色出行环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