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拿什么应对“养老赤字”冲击.pdf
文件大小:155.64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5.16千字
文档摘要

财政金融

中国拿什么应对养“老赤字’’冲击?

●张茉楠

[内容提要]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必然的结果,然而中国的老龄化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

复杂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社会具有老化速度快、老龄人口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那么,如何面

对人口快速老龄化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挑战是我们必需认真考虑的。透过全球金融危机,看发达国家政府高负债

率的背后都普遍遭遇“养老赤字”的压力,沉重的养老金债务正在吞噬着政府的财政资源,使政府财政不堪重

负。“前车之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f--rS-大规模的“养老赤字”还没有出现之前,建立起多元化养老支

撑体系。本文从中国具体的国情出发,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与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养老赤字”“未富先老”养老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670(2012)03—0072—2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劳动人口比重十年来首次下降。步聚焦于人的自身发展;而中国是在低收入水平下进入老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化社会,中国“未富先老”已成为严峻的现实。

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近期有关养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力量的选择

老金是否入市的话题也争论不休。然而无论养老金是否此历来是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关注的焦点。西方经济发达国家

时入市,不可否认的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养老“赤字”,如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并开始推行从

何填补这个缺口,并建立多元支撑的养老保障体系,有效防出生补贴到丧葬费的一揽子福利计划,福利国家开始在欧

范债务风险已经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重大战略性议题。洲风靡起来。在这种国家保障的模式下,政府承担了公民各

.中国面临未“童先老—F的经济冲击种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养老、救济、失业)的资金来源与待

一直以来老龄化被看作是与人‘‘口红利”相对的人‘‘口遇支付职能,但是我们能否完全照搬西方完全福利化的国

负债”。人口老龄化确实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许多挑战和冲家保障养老模式?

击,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将导致用于养老的资源总量的增=.养老金赤字是全球最大的“债务黑洞”

加,如需增加有关养老的财政支出、提高企业养老金的支付西方一些国家的养老保障方式,与之相伴的就是政府

水平和配置更多与养老有关的公共设施等。这些都意味着长期承诺的迅速扩大,这些承诺的最终承担者仍然是国家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经济资源配置格局的改变。同时劳财政的巨额赤字。政府对社会基本养老的承诺具有制度刚

动力严重短缺也将带来经济总产出下降,储蓄率下降,导致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养老保障覆盖面扩大对

投资减少等等。财政的潜在压力将逐步显现。特别是金融危机后,长期财政

然而,我国老龄化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发偿付能力使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更加不堪重负。

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社会具有老化速度快、老龄人口规据IMF统让从2007年至2014年,20国集团(G20)中工业

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上海、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情况老龄化国家的平均国债负债率(国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

化更加突出。一般而—发达国家是在实现了经济起飞和工将上升至近25%。但N:oso年,这场危机的成本最多只会有

业化完成之后,才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时西方国家已开始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成本的5%。数据显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