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收费标准规定
一、总则
1.制定目的
本规定旨在规范本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收费行为,维护律师事务所、律师以及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律师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律师行业规范,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制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律师事务所及其所属律师为客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收费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电话、面谈、邮件、在线平台等方式进行的法律咨询业务。
3.收费原则
-合法性原则:收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收费管理规定,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进行乱收费。
-公平合理原则:根据咨询事项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律师专业技能及经验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确保收费公平公正,避免过高或过低收费。
-公开透明原则: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前,应向委托人明确告知收费标准、计费方式、收费项目等相关信息,确保委托人知情权。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1.管理部门
-本所设立收费管理委员会,由资深合伙人、行政主管等组成。其职责为制定和调整法律咨询收费标准,监督收费执行情况,处理收费争议及投诉等重大事项。
-行政部门负责协助收费管理委员会执行具体收费管理工作,如统计收费数据、与委托人沟通收费事宜、制作收费文件等。
2.律师职责
-律师在接受法律咨询委托时,有义务向委托人详细介绍本所收费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委托人清楚了解收费情况。
-按照规定的收费标准和计费方式进行收费操作,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不得私自收取额外费用。
-对于复杂或特殊咨询事项,律师应及时与收费管理委员会沟通,确定合理收费方案。
三、管理流程
1.咨询受理
-前台或在线客服在接到法律咨询需求时,应详细记录咨询事项、委托人基本信息等内容,并及时转交给相关律师。
-律师初步了解咨询事项后,判断是否属于本所业务范围及是否需收费。对于免费咨询,应告知委托人咨询的大致范围和时间限制;对于收费咨询,进入收费流程。
2.收费告知
-律师与委托人确定咨询服务意向后,应以书面或电子文档形式向委托人发送《法律咨询收费告知书》,内容包括收费标准、计费方式、预计收费金额(如有)、支付方式、缴费期限等信息。
-律师应与委托人就收费告知内容进行沟通,解答委托人关于收费的疑问,确保委托人充分理解并同意收费方案。
3.费用收取
-委托人同意收费方案后,行政部门根据律师提供的信息,开具正式发票或收据,并按照约定的支付方式收取费用。
-如委托人选择分期付款,应签订相关付款协议,明确每期付款金额、付款时间等条款。行政部门负责跟踪付款进度,提醒委托人按时付款。
4.咨询服务
-律师在收取费用(或与委托人达成付款协议)后,按照约定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服务过程中,应认真负责,解答委托人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如咨询事项需要延长时间或增加工作量,律师应及时与委托人沟通,说明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收费方案,重新签订收费协议或发送收费变更告知书。
5.结案与归档
-咨询服务结束后,律师应填写《法律咨询服务结案报告》,记录咨询事项、服务过程、收费情况等内容,提交给行政部门。
-行政部门对结案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将相关文件进行归档保存,包括收费告知书、付款协议、发票或收据存根、结案报告等。
四、权利与义务
1.律师事务所权利与义务
-权利:按照本规定向委托人收取合理的法律咨询服务费用;对不按时支付费用的委托人,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通过法律途径追讨费用。
-义务:为委托人提供专业、优质的法律咨询服务;严格遵守收费规定,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增加收费项目;对委托人的信息严格保密,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
2.律师权利与义务
-权利:按照本所收费规定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根据咨询事项实际情况,向收费管理委员会提出调整收费标准的建议。
-义务: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认真履行咨询服务职责;按照规定向委托人告知收费情况,不得私自收费或变相提高收费;保守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3.委托人权利与义务
-权利:有权了解本所收费标准和计费方式;对不合理收费有权提出异议并要求解释或调整;在支付费用后,有权获得相应的法律咨询服务。
-义务:如实向律师提供与咨询事项相关的信息;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咨询费用;不得要求律师进行违法违规的操作。
五、监督与奖惩机制
1.监督机制
-收费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本所法律咨询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收费标准执行情况、收费文件归档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设立投诉渠道,接受委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