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引言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肖像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肖像权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肖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肖像权的概念、法律依据、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等方面。
二、肖像权的概念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肖像,是指通过绘画、摄影、雕塑、录像等艺术形式,反映自然人的形象。肖像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三、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
3.《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广告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广告不得使用他人肖像,不得利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宣传。”
四、肖像权的主体
肖像权的主体是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享有肖像权。
五、肖像权的内容
1.制作权:自然人有权利决定是否制作自己的肖像,以及如何制作。
2.使用权:自然人有权利决定是否使用自己的肖像,以及如何使用。
3.公开权:自然人有权利决定是否公开自己的肖像,以及如何公开。
4.许可权:自然人有权利决定是否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以及如何许可。
5.获得报酬权:自然人有权利要求他人使用其肖像时支付报酬。
六、肖像权的限制
1.合理使用:在以下情况下,他人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其肖像: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公开的肖像;
(2)为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使用他人肖像;
(3)为展示艺术作品,使用他人肖像;
(4)为科学研究,使用他人肖像;
(5)为执行公务,使用他人肖像。
2.肖像权人同意:在以下情况下,他人使用肖像权人肖像,应当经其同意:
(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
(2)使用他人肖像可能损害肖像权人的人格尊严。
七、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
1.侵权行为
(1)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他人肖像;
(3)利用他人肖像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诽谤;
(4)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
2.法律责任
(1)停止侵害:侵权人应当立即停止侵害肖像权人的肖像权。
(2)消除影响:侵权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因侵权行为给肖像权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3)赔偿损失:侵权人应当赔偿肖像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4)赔礼道歉:侵权人应当向肖像权人赔礼道歉。
八、结语
肖像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法律对肖像权的保护十分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权,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同时,肖像权人也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2篇
一、引言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肖像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我国,肖像权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本文将从肖像权的概念、法律规定、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肖像权的概念
1.肖像权的定义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肖像,是指以摄影、绘画、雕塑、录像等形式表现的自然人的形象。
2.肖像权的特征
(1)专属性:肖像权属于自然人,具有专属性,不得转让、继承。
(2)绝对性:肖像权是自然人的基本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3)保护期限:肖像权不受时间限制,只要自然人存在,肖像权就受到法律保护。
三、肖像权的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自己的肖像,并禁止他人未经其同意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犯他人肖像权,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广告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不得使用他人肖像,但经本人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4.《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著作权法》第二十条规定:“摄影作品、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以自然人为对象的,其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作者在作品中声明放弃著作权的除外。”
四、肖像权的侵权行为
1.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2.恶意毁损、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