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汇报人:
1
CONTENTS
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3
侵权行为的定义
1
侵权行为的分类
2
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4
侵权行为的相关法律
5
2
侵权行为的定义
第一章
3
侵权行为概念
侵权行为首先是对法律上明确规定的权利的侵害,如知识产权、人身权等。
法律上的权利侵害
01
侵权行为违反了法律的明文规定,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非法使用他人专利。
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02
侵权行为必须导致了损害的发生,包括财产损失和非财产损失,如名誉损害。
造成损害的后果
03
侵权行为通常要求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但某些情况下无过错也可构成侵权。
主观过错的存在
04
4
法律上的侵权构成
侵权行为首先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如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版权作品。
违法行为
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的发生。
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必须导致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如财产损失或名誉受损。
损害结果
5
侵权与犯罪的区别
侵权行为可能导致民事赔偿,而犯罪行为则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监禁。
法律后果不同
01
02
03
04
侵权责任通常由个人或企业承担,犯罪责任则可能涉及国家机关的追究。
责任主体不同
侵权行为主要涉及违反民事法律义务,犯罪行为则违反了刑法规定的禁止性规范。
行为性质不同
侵权行为的追诉通常由受害者提起民事诉讼,犯罪行为则由国家公诉机关提起刑事诉讼。
追诉程序不同
6
侵权责任的法律基础
侵权责任法是民法典的一部分,规定了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和责任承担。
民法典的规定
刑法中关于侵犯个人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条款,为严重侵权行为提供了刑事责任的法律基础。
刑法的相关条款
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为处理合同关系中的侵权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合同法的适用
7
侵权行为的分类
第二章
8
按侵权行为性质分类
民事侵权行为涉及个人或法人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如名誉权、知识产权等。
民事侵权行为
01
刑事侵权行为指的是违反刑法规定,侵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刑事侵权行为
02
9
按侵权行为对象分类
侵权行为首先涉及对他人法律上认可的权利的侵害,如财产权、人身权等。
01
侵权行为违反了法律明文规定,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如违反专利法、版权法等。
02
侵权行为导致他人遭受损失,侵权人需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
03
侵权行为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由于过失造成的,但都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4
法律上的权利侵害
违反法律规定
损害赔偿责任
故意或过失行为
10
按侵权行为方式分类
侵权行为首先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如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版权作品。
违法行为
侵权行为必须导致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如财产损失或名誉受损。
损害结果
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损害是由侵权行为直接引起的。
因果关系
11
按侵权责任主体分类
故意侵权行为指的是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仍然实施该行为。
故意侵权行为
过失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或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导致他人权益受损。
过失侵权行为
12
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第三章
13
损害赔偿责任
知识产权法保护创新成果,对侵犯专利权、著作权等行为设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合同法中区分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明确了在合同关系中发生侵权时的责任界定。
《民法典》明确了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规定了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赔偿原则。
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规定
合同法对违约与侵权的区分
知识产权法对侵权的界定
14
非财产性责任
行为性质不同
法律后果不同
03
侵权行为主要涉及私法领域,犯罪行为则违反了刑法,属于公法范畴。
追诉主体不同
01
侵权行为通常导致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犯罪行为则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02
侵权行为的追诉主体是受损害的个人或法人,犯罪行为的追诉主体是国家。
处理程序不同
04
侵权行为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犯罪行为则通过刑事诉讼程序处理。
15
特殊侵权责任
故意侵权行为
故意侵权行为指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侵犯他人权益,仍然实施的行为,如诽谤、恶意抢注商标等。
01
02
过失侵权行为
过失侵权行为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或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而造成他人权益受损的行为,如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等。
16
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第四章
17
民事诉讼途径
01
侵权行为首先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如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版权作品。
02
侵权行为必须导致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如财产损失或名誉受损。
03
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损害是由侵权行为直接引起的。
违法行为
损害结果
因果关系
18
行政救济途径
《民法典》明确了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