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犯罪与故意深入研究犯罪行为中的故意成分.pptx
文件大小:2.22 M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犯罪行为与过失分析汇报人:1
CONTENTS犯罪行为的定义01过失的定义02犯罪行为与过失的区别03犯罪行为与过失的关系042
犯罪行为的定义013
法律上的犯罪概念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刑罚后果。应受法律制裁03犯罪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能够对社会秩序或他人权益造成损害。具有社会危害性02犯罪首先必须是违反了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行为,如盗窃、诈骗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014
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犯罪行为必须有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如故意伤害或过失致人死亡。01犯罪行为必须违反法律规定,如盗窃、诈骗等,触犯刑法。02犯罪行为必须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如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等。03犯罪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即行为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04主观要件:故意或过失客观要件: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实际损害因果关系:行为与结果5
犯罪行为的分类01例如,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故意犯罪包括谋杀、抢劫等,过失犯罪如交通肇事。02犯罪行为根据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重罪、轻罪和违警罪等不同级别。按犯罪性质分类按犯罪严重程度分类6
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犯罪行为可能导致刑事起诉,依据犯罪严重程度,可能面临罚金、监禁甚至死刑。刑事责罪行为可能引起民事诉讼,犯罪者需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包括实际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犯罪者可能遭受社会排斥,失去工作机会,影响个人信用和未来生活。社会影响犯罪记录可能导致职业资格受限,如律师、医生等专业职业可能被吊销执照。职业后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