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青岛大学招聘考试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A.学校规章制度确立
B.双方平等自愿
C.服从学校发展需要
D.由教师自己申请
【答案】:B
2.专门教育机构为各级各类教师的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学历教育即()。
A.教师奖励
B.教师培训
C.教师考核
D.教师培养
【答案】:D
3.下列对辅导员所应具备的素质错误的选项是()
A.要增强党的观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学生的政治方向进行引导
B.追求伟大,为己为人
C.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D.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B
4.亲人死亡、失恋、学业失败等造成的心理危机,属于心理危机类型中的()。
A.情境性危机
B.存在性危机
C.发展性危机
D.现实性危机
【答案】:A
5.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A.家庭内部
B.人际关系的处理
C.自身的内部冲突
D.社会环境
【答案】:C
6.人的“全面发展”是()。
A.各种素质的平均发展
B.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发展”
C.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
D.每个人的发展都按照同一路径进行
【答案】:C
7.高等教育的不当发展具有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作用,这属于高等教育的()。
A.正常功能
B.隐性功能
C.显性功能
D.负向功能
【答案】:D
8.高等学校面向产业界进行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的()。
A.生态保护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C
9.下列不属于师爱特征的是()。
A.广播性
B.稳定性
C.原则性
D.职业对象性
【答案】:B
10.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
A.表象化态势
B.单一化态势
C.多元化态势
D.极端化态势
【答案】:C
11.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院校研究属于高等教育研究中的()
A.分析研究
B.宏观研究
C.微观研究
D.开发研究
【答案】:C
12.大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
A.高原期
B.下降期
C.高峰期
D.平稳期
【答案】:C
13.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与“增强学生参与的教学原则”要求相悖的是()。
A.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交互活动,增加学生的话语机会
B.教师把“讲清、讲深、讲透”作为自己的最高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一讲到底”,学生始终扮演着“静听者”的角色
C.教师经常有效引导学生疑问、质问和反问
D.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压缩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研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
【答案】:B
14.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关爱学生
B.终身学习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答案】:D
15.心理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的认识水平开始由二元转向多元,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A.墨守成规期阶段
B.自我保护期阶段
C.尽责期阶段
D.自治期阶段
【答案】:B
16.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正式成立的是潘懋元教授1984年主编并出版的()。
A.《比较高等教育学》
B.《高等教育学新编》
C.《新编高等教育学》
D.《高等教育学》
【答案】:D
17.终身教育应体现于()
A.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中
B.整个教育体系和个体的各个发展阶段中
C.大学教育中
D.基础教育中
【答案】:B
18.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
A.出于私情之爱
B.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D.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
【答案】:C
19.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完成了由()过渡的任务。
A.高等教育大众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
B.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
C.高等教育普及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
D.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
【答案】:A
20.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理解与推论,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调节随后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A.认知理论
B.动机理论
C.归因理论
D.期望理论
【答案】:C
21.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以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B.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C.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答案】:D
22.在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中,麻省理工学院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以学群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