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统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5道)
1.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答案:B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洋务学堂特点的是()
A.以造就专业人才为唯一培养目标
B.以“西文”“西艺”为唯一教学内容
C.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教学原则
D.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B
3.在教育文献中,研究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等属于()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答案:D
4.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A.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答案:A
5.强调教师文化建设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
A.知识取向模式
B.实践取向模式
C.生态取向模式
D.自我更新取向模式
答案:C
6.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A.指导教育实践
B.规范教育行为
C.揭示教育规律
D.制定教育方针
答案:C
7.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成绩
C.成人每天按时吃饭睡觉
D.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声
答案:A
8.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
的背景知识对新信息作出进一步的推理和预期,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生成更
丰富的理解。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是()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重组
答案:A
9.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
A.运动技能
B.动作技能
C.策略技能
D.心智技能
答案:D
10.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
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
方法属于()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松弛训练法
D.认知疗法
答案:B
1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易见的时期是()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年级
C.小学高年级
D.初中
答案:A
12.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
属于()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B
13.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
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万能论
B.劳动力市场理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D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设立学部
D.创设京师大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