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度中国电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178.05 KB
总页数:128 页
更新时间:2025-07-01
总字数:约7.74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度中国电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第1卷

一.常识判断(共30题)

1.题干:以下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造纸术和印刷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普及,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B.《天工开物》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指南针在南宋时期主要用于航海,并开始传入欧洲。

D.火药在唐朝就已经应用于军事,但当时主要用于制作烟花爆竹。

2.题干:某地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一条长达10公里的生态廊道,连接着多个核心保护区与外围区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提高公园门票收入

B.便于游客快速穿越公园

C.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割

D.减少公园运营成本

3.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迹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秦始皇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B.汉字起源于商朝甲骨文,至今已有5000年历史。?

C.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初名“ierge”,后改为“紫禁城”。?

D.莫高窟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产。

选项:

A.秦始皇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B.汉字起源于商朝甲骨文,至今已有5000年历史。?

C.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初名“ierge”,后改为“紫禁城”。?

D.莫高窟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产。

4.题干: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能够精确测量地震的方位和强度,但未能广泛应用

B.活字印刷术由毕昇发明,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但未被当时社会广泛采用

C.《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补充了大量前人遗漏的药物,但未涉及医学理论的系统阐述

D.珠算盘在元代成熟并广泛应用,其结构和使用方法对现代计算工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题干: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全部位于西北地区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东西两侧都是低山丘陵

D.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状分布,对河流流向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河流自西向东流淌

6.题干:下列关于地理现象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季风环流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气候现象之一,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行星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

B.沙漠景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烈,同时又缺乏植被覆盖等原因造成的。

C.地质年代中的泥盆纪是古生代的第四个纪,大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7亿年前。

D.热带雨林气候的关键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且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为均匀,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7.题干:在传统文化中,下列哪项表述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中庸”的理念?

A.“济世一堂,怀抱天下”

B.“独善其身,不为五斗米折腰”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题干: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A.言论自由

B.监督权

C.受教育权

D.拥有私人枪支

9.题干:某单位组织职工参与环保知识竞赛,其中一道题目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点。根据题目描述,甲、乙、丙三种生物分别生活在森林、草原、湿地三种生态系统中,且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现有一位参赛者提出如下假设:如果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那么乙生物的数量会显著减少,进而导致丙生物的数量增加。请问这位参赛者的假设是否合理?下面是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A.合理,因为森林破坏会导致乙生物丧失栖息地而减少,乙是丙的天敌,乙减少使丙增多。

B.不合理,因为森林破坏会导致乙生物数量减少,乙可能是丙的食物,乙减少使丙减少。

C.合理,因为森林破坏会导致乙生物数量减少,乙是丙的食物,乙减少使丙减少。

D.不能确定,因为乙、丙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10.题干:某唐墓出土的壁画上描绘了古人进行的一种古老的体育竞技活动,这种活动在唐代被称为“打球”,其主要d?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