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单招《物理》考前冲刺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伽利略、爱因斯坦
C.伽利略、牛顿
D.亚里士多德、牛顿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理学史知识。在物理学发展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被伽利略推翻。而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惯性定律。选项A亚里士多德观点错误;选项B爱因斯坦与此无关;选项D顺序错误。所以答案是C,即推翻该观点的是伽利略,建立惯性定律的是牛顿。
2、在山区自驾游遇到雷雨时,下列做法中最安全的是()
A.站在高处
B.撑起雨伞
C.跑到树下
D.躲入车内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在山区雷雨环境中的安全知识。雷电易击中高处物体,所以站在高处不安全,A选项错误。撑起雨伞易引雷,B选项错误。树在雷雨天易被击中,跑到树下危险,C选项错误。汽车能形成法拉第笼,可有效避雷,躲入车内相对安全,故答案选D。
3、一束激光照在很小的圆盘上,在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样,在阴影中心有一个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中心有个小孔,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B.圆盘中心有个小孔,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C.圆盘中心是不透光的,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D.圆盘中心是不透光的,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C
解析:解:当用激光照射直径小于激光束的不透明圆盘时,在圆盘后屏上的阴影中心出现了一个亮斑,亮斑的周围是明暗相间的环状条纹,这就是泊松亮斑,说明光线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传播,是激光绕过不透光的圆盘发生衍射形成的,泊松最初做本实验的目的是推翻光的波动性,而实验结果却证明了光的波动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如图所示,MN是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的边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纸面内从O点射入磁场。若粒子速度为v0,最远能落在边界上的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5、导线的电阻是4Ω,把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电阻将变为()
A.1Ω
B.2Ω
C.4Ω
D.16Ω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阻的计算。电阻与导线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对折后,长度减半,横截面积加倍。原来电阻为4Ω,对折后电阻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1Ω,所以答案选A。
6、在回旋加速器内,带电粒子在半圆形盒内经过半个周期所需的时间与下列哪个量有关()
A.带电粒子运动的速度
B.带电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
C.带电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
D.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动能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回旋加速器中粒子运动周期的相关知识。在回旋加速器中,带电粒子在半圆形盒内运动的周期与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有关。根据相关物理原理,速度、轨道半径、电荷量和动能等因素不能直接决定半个周期的时间,而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是决定周期的关键因素。所以答案选C。
7、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是实际带电物体的理想化模型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C.只有带电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D.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点电荷的概念。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用于简化对电荷分布的研究。体积大小和带电量多少并非判断能否看作点电荷的绝对标准。体积很大的带电体,若其电荷分布对研究问题影响可忽略,也能看作点电荷;带电量小的带电体,若电荷分布影响不可忽略,也不能看作点电荷。所以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8、一组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4.8V,内阻不为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路中每通过1C电荷量,铅蓄电池能把4.8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体积大的铅蓄电池比体积小的铅蓄电池的电动势大
C.电路中每通过1C电荷量,铅蓄电池内部非静电力做功为4.8J
D.该铅蓄电池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的本领强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铅蓄电池电动势的理解。电动势反映电源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铅蓄电池电动势为4.8V,意味着电路中每通过1C电荷量,非静电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