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单招《物理》过关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2、小键学习电学知识后,认识到安全用电很重要,如图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甲图:人靠近高压带电体
B.乙图:电视机天线与电线接触
C.丙图:电动机外壳没有接地
D.丁图:电水壶用三角插头
答案:D
解析:A、人靠近高压带电体极易引发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错误;
B、电视机天线与电线接触易引发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错误;
C、电动机外壳没有接地,若电动机漏电,这时人接触电动机有触电的危险,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错误;
D、电水壶用三角插头,这样在电水壶漏电时,电流会被导向大地,人不会触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质子
B.元电荷是最小电荷量
C.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最早用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出了e的数值
D.油滴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8.8×10﹣19C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元电荷概念的理解。在物理学中,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B选项正确。A选项,元电荷不是电子或质子,而是它们所带电荷量的大小。C选项,最早精确测出元电荷数值的是密立根,不是库仑。D选项,元电荷的值约为1.6×10^-19C,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8.8×10^-19C不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答案选B。
4、关于电场、电场线和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和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B.没有画电场线的地方不存在电场
C.电场线的方向从低电势等势面指向高电势等势面
D.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场相关知识。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电场线是人为假想的。并非没画电场线就不存在电场。电场线方向从高电势等势面指向低电势等势面。而电场线越密,表示电场强度越大。所以这道题选D,因为它准确描述了电场线疏密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5、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地球公转时候,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候,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以上都对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质点的概念。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公转轨道可忽略,能看成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转动不能忽略其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所以答案选A。
6、下列位移图象中,表示物体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由图象可知,物体的位移不变,故物体一直静止,故A错误;
B、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说明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快,故说明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物体的位移由某点向原点运动,然后又反向匀速向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
D、物体由离原点较远的位置向原点运动,且速度保持不变,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7、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电能是常见的一次能源
C.能量是守恒的,因此不必节约能源
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能源相关知识。可再生能源是能持续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不是。一次能源是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电能不是。能量虽守恒,但品质会降低,仍需节约能源。而秦山核电站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核能发电,这是目前核电站的常见方式。所以答案选D。
8、下列各种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雷达的应用说明电磁波具有反射现象
C.电视、移动电话、广播电台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电磁波没有污染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磁波相关知识的理解。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A选项正确。雷达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工作,B选项正确。电视、移动电话、广播电台都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C选项正确。而电磁波可能会造成电磁污染,D选项不正确。综上所述,答案选D。
9、足球场上,守门员会戴着厚厚的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