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年度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妇产护理期末高分题库精编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21.93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5.69千字
文档摘要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妇产护理期末高分题库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软产道的是()

A.子宫体部

B.子宫下段

C.子宫颈

D.阴道

E.骨盆底软组织

答案:A

解析:软产道指分娩时形成的通道,包括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子宫体部分是子宫上段,不属于软产道结构。此分类依据《妇产科学》中软产道定义。选项E为子宫体部,不在软产道构成范围内。

2、[单选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不孕

B.月经失调

C.月经增多

D.高热、寒战、头痛

E.下腹部坠胀、疼痛

答案:D

解析: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病程迁延导致,主要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月经异常等(《妇产科学》第9版)。选项A、B、C、E均属后遗症范畴,而D(高热、寒战、头痛)为急性盆腔炎的典型感染症状,非后遗症表现。

3、[单选题]胎膜早破者,为预防感染而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是胎膜早破超过()

A.16小时

B.14小时

C.12小时

D.10小时

E.8小时

答案:C

解析:胎膜早破后,破膜时间延长会增加宫内感染风险。临床指南建议,破膜后12小时未临产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母婴感染概率。《妇产科学》指出,破膜超过12小时,抗生素应用可显著降低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子宫内膜炎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选项B对应此时间节点,其他选项不符合推荐时限。

4、[单选题]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宫缩乏力

B.胎盘胎膜残留

C.胎盘植人

D.软产道损伤

E.凝血功能障碍

答案:A

解析:产后出血核心病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占70%以上为首要病因,因产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力下降无法有效闭合血窦;胎盘残留或植入(B、C)、软产道损伤(D)及凝血异常(E)虽可引发出血,但发生率及占比均显著低于宫缩乏力。

5、[单选题]关于影响分娩因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是分娩的动力

B.分娩过程中,产妇的产力以子宫收缩力为主

C.临床上将分娩总产程超过48小时者称为滞产

D.影响分娩的产道因素中以软产道异常为多见

E.持续性枕后位常导致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答案:B

解析:产力是促使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娩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主要力量。《妇产科学》教材明确指出,子宫收缩力贯穿分娩全过程,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及缩短作用。选项A错误,滞产指总产程超过24小时;选项B错误,持续性枕后位常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选项C错误,精神心理因素可影响产程进展,但非直接动力;选项E错误,骨产道异常较软产道异常多见。选项D正确,与产力的构成和主导因素一致。

6、[单选题]产妇产后4小时,阴道流血约600ml,色鲜红,子宫轮廓清楚、质硬。最可能的出血原因是()

A.宫缩乏力

B.软产道裂伤

C.胎盘残留

D.凝血功能障碍

E.羊水栓塞

答案:B

解析: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子宫轮廓清楚、质硬提示宫缩良好,排除宫缩乏力。鲜红色血液多为动脉出血,常见于软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出血多伴宫缩不良,凝血障碍常伴全身出血倾向。羊水栓塞以突发呼吸循环衰竭为特征。根据《妇产科学》(第8版),产后出血伴子宫收缩良好时优先考虑软产道损伤。选项B符合上述特征,其余选项与临床表现不符。

7、[单选题]关于羊水栓塞典型的临床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休克,DIC引起的出血,急性肾衰竭

B.急性肾衰竭,休克,DIC引起的出血

C.DIC引起的出血,急性肾衰竭,休克

D.休克,急性肾衰竭,DIC引起的出血

E.DIC引起的出血,休克,急性肾衰竭

答案:A

解析:羊水栓塞的典型临床阶段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由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引发过敏反应和肺动脉高压,导致休克;随后羊水中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系统,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广泛出血;最后因循环衰竭及DIC导致肾缺血,出现急性肾衰竭。这一顺序与《妇产科学》(第九版)描述一致。选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