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单招《物理》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电路中的电源电动势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得到的数值实际上总略大于电源电动势的准确值
B.电路闭合,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C.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D.电源电动势越大说明电源单位时间内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越多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源电动势和路端电压的知识。电源电动势是电源本身的特性。外电路断路时,电流为0,内阻不分压,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用电压表测电源两极电压,因电压表内阻影响,数值略小于准确值。电路闭合,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电动势大小与单位时间电能转化量无关。综上,答案选C。
2、学校跳远比赛运动员落地点设置有沙坑,若运动员双脚先着地,有沙坑和无沙坑比较,主要为了改变()
A.动量变化
B.动能变化
C.着地过程时间
D.跳跃距离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在跳远中,运动员双脚先着地,设置沙坑主要是为了延长着地过程的时间。根据冲量定理,延长作用时间可以减小冲击力。有沙坑时,着地时间变长,冲击力减小,能更好地保护运动员。所以答案选C。
3、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是()
A.法拉第
B.楞次
C.安培
D.奥斯特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磁感应发现者的了解。在物理学发展历程中,电磁学领域有众多重要人物。法拉第经过不懈研究和实验,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主要贡献是楞次定律,安培在电磁学方面也有重要成果,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所以这道题答案是A,即法拉第。
4、建立完整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麦克斯韦
B.库仑
C.牛顿
D.安培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磁学领域科学家贡献的了解。在电磁学发展中,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通过理论推导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库仑主要在电学方面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牛顿在力学领域成就显著,安培则在电流和磁场方面有重要成果。综合比较,符合题目的是麦克斯韦。
5、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一定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C.体积越大的电源,电动势一定越大
D.电源电动势与外电路的组成有关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电动势反映电源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电动势越大,这种转化本领越强。电源电动势不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它与外电路组成无关,也不是体积越大电动势就越大。所以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创造了电荷
B.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
C.接触带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D.接触带电的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荷相关知识的理解。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并非创造电荷,且两物体带异种电荷,A、B错误。接触带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转移,C正确。接触带电的两个物体通常带同种电荷,D错误。所以综合来看,答案选C。
7、下列事物与磁现象无关的是()
A.白炽灯
B.电动机
C.指南针
D.交流发电机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磁现象相关知识的了解。电动机、指南针、交流发电机都利用了磁现象工作。电动机依靠磁场实现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指南针受地磁场作用指示方向;交流发电机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能。而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发光,与磁现象无关。
8、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固定光滑斜面上,A、B的接触面与斜面平行,当A、B以相同的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肘,关于物体A的受力个数,正确的是()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
9、
A.3m/s
B.0
C.4m/s
D.2m/s
答案:D
解析:
10、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镜面反射
C.漫反射
D.光的折射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光污染的相关知识。在物理学中,镜面反射是指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