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单招《物理》预测复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下列可以用超导材料制成的是()
A.电炉丝
B.电动机的线圈
C.日光灯灯丝
D.电热水器发热体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超导材料的应用。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的特性。在选项中,电炉丝、日光灯灯丝和电热水器发热体工作时需要电阻产生热量,不能用超导材料。而电动机的线圈若用超导材料,能减少电能损耗,提高效率,所以答案选B。
2、冬天雪后屋檐上结起的冰挂现象,它是()
A.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由水汽化而成的
D.由水凝固而成的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冬天雪后屋檐上的冰挂,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凝固是指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水蒸气液化会形成小水滴,凝华会直接变成固态冰晶,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所以冰挂是由水凝固而成的,答案选D。
3、下列四个过程中,人做功的是()
A.提水桶水平走了10m
B.用力推车但车未动
C.将实心球掷出5m
D.抛出后的冰块在冰面上自由滑行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做功概念的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A选项提水桶水平走,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水平,力未做功。B选项用力推车车未动,没有距离移动,未做功。C选项将实心球掷出,有力且球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人做功。D选项抛出后的冰块滑行,人未对其施力,未做功。所以答案是C。
4、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当弹簧的两端各受20N拉力F的作用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处于平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40N
B.该弹簧伸长5cm
C.该弹簧伸长10cm
D.该弹簧伸长20cm
答案:C
解析:A:弹簧的两端各受20N拉力F的作用时弹簧处于平衡,弹簧所受的合力为0。A项错误。
BCD:弹簧弹力为20N,则据F=kx得,弹簧的伸长量x=F/k=20/200m=0.10m。C项正确,BD两项错误。
故答案为:C
5、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绝热容器内的稀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Q=0,稀薄气体向真空扩散没有做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0,内能不变,故A、B错误;
C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稀薄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稀薄气体扩散体积增大,压强必然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单位是()
A.千瓦时
B.千瓦
C.瓦特
D.焦耳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功率单位的掌握。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基本单位是瓦特。千瓦时是电能的常用单位,千瓦是功率较大时的常用单位,焦耳是能量的单位。而电功率的标准单位就是瓦特,所以答案选C。
7、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正确的说法是()
A.合外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加速度成正比
B.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C.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D.由于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整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一定是半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的2倍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表明,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A选项合外力与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表述错误。B选项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D选项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但不能简单认为整块砖自由下落加速度是半块砖的2倍。所以答案是C。
8、为了观察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需要用到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B.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C.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D.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电子物质波的波长可以比可见光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子显微镜的原理。衍射现象会影响成像分辨率。可见光波长较长,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