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施工组织设计
防洪堤施工组织设计
PAGE
防洪堤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1、中标通知书
2、耒阳市鹿岐峰片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得批复
3、耒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4、鹿岐峰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节编制原则
总得原则就就是施工组织设计要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时完成。
1、根据合同文件对本工程质量与工期得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实施流水作业,达到均衡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得前提下,按期完成本合同段工程任务。
2、采用标准化施工,即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施工操作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3、配备性能良好得施工机具,达到机械化施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4、科学管理,降低工程造价。
第二章总体说明
第一节工程概述
堤防工程起讫桩号为K0+000~K1+125,其中K0+250~K0+300段由于位于亿泰环保循环利用电站排水口处,不予考虑堤防,共计新建堤防全长1075米。
本堤防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新建防洪堤1075米,新建护坡及堤顶道路1075米,新建下河台阶3处,新建自排涵闸1处。
第二节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鹿岐峰新区,耒阳市中心城区得东南部,西临耒水,东连鹿岐峰景区。内部池塘星罗棋布,农田广布,生态环境良好。
建设场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海拔82、9~110、9m,最大高差约28m。
2、气候、水文
场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严寒期短,酷热期长,干湿季节明显。耒阳市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51小时。常年平均气温为18、1℃,极端最高温度41、1℃,极端最低气温-9、5℃。历年平均无霜期290天。多年年均降水量1382、6mm,但分布不匀,4~6月为雨季,年平均为543、0mm,占全年总量得40%。
3、工程地质条件
(1)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湖南省区域地质图》(湖南省地质研究所1979年)及野外勘察结果分析:本线路段位于耒阳-临武南北向拗褶带,大致出露在东经112o25-113o之间,南北长约80-160公里,宽约100公路。路线范围内,未发现大得构造活动断裂带,地层及地质构造简单。
(2)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得《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线路段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3)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位于耒水西岸,场区内无河流、湖泊分布,调查发现线路范围内分布多处取土坑,内有积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线路建设有一定影响得水类型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
第三节施工总体目标及技术对策
(一)、总体施工目标
1、安全目标
本项目安全目标确定为“三无、一杜绝、一创建”。“三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2、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一流、超越,开拓创新,创时代精品。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相关得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本合同段为优良工程。各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分部工程质量优良率95%,顾客满意率达100%。
3、工期目标
本标段要求工期7个月,根据综合施工能力及对本工程得充分认识,计划全部工程在7个月内完成,在业主得领导下服从全线工期得统筹安排。确保按期完成,力争提前。(工期具体安排详见总体施工计划横道图)
4、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遵守湖南省相关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得有关规定,爱护周边环境,组织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创“安全文明工地”。
5、环境保护目标
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得原则,做到少扰动、少破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河流沟渠水质。施工完毕后达到环保部门得验收要求。
(二)、主要技术对策
1、科学规划、合理布置、合理调度
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因地制宜修建便道、便涵,确保施工通行条件。根据本工程得地理条件及项目内容,施工中结合便道、便涵等施工项目得平面位置,科学划分作业区段,合理调度施工资源,按照系统工程原理,认真分析和安排关键工序结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充分合理得组织好施工,保证关键线路工期进度,从而保证总体工期目标。
2、加强测量控制
加强测量控制,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先进得测量仪器;选派高素质,事业心强得测量人员负责本工程得测量工作;高程测量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技术,同时应用TTM理论对施工误差进行修正,定期对临时水准基点进行复核,确保高程测量得准确。在施工中按照“施工→测量→误差分析→参数调整→预报”得循环过程对施工进行控制,以设备保安全,以工序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