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XX《水泥砂浆不透水性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
作
(一)任务来源
不透水性指标是水泥砂浆抗渗性能的直接表现,水泥的不透水性性是影响建筑砂浆或混
凝土工作性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绝大多数对水泥砂浆及混凝土有害的流动水、溶液和
气体等介质均是从水泥砂浆及混凝土的孔缝进入其内部而造成破坏的,不透水性就是抵抗各
种有害介质进入水泥砂浆及混凝土内部的能力,故水泥砂浆及混凝土不透水性能的好坏,直
接影响了其耐久性。在水泥行业中,现行的测试水泥砂浆不透水性的方法有透水压力比法、
抗渗压力比法、逐级加压法、抗渗性能试验法。由于透水压力比法和抗渗压力比法均需要测
试初始砂浆的抗渗压力,增大了试验误差,逐级加压法的试验对象是混凝土,缺少单一对水
泥砂浆不透水性方法的标准,抗渗性能法缺少0.1MPa的渗透压力数据,会造成试验结果的
缺失。综上,上述水泥砂浆不透水性有关的试验方法均有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制定国家标
准来统一规定水泥砂浆不透水性试验方法,真实准确的评价水泥不透水性能,为建筑砂浆和
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4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下达2024年第二批推荐性
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18号),2024年4月30日,
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了《水泥砂浆不透水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制定计划(计划
号T-609)。该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研究院所
及工程单位,组成产学研用团队,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主要起草单位还包括中建材中
研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和江西交投海通公路养护有限公司等。
(二)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1、主要工作过程:
2024年4月,接到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国家标准制定计划后,联合主要
起草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写小组,针对标准制定要求,确定了标准制定的工作重点、试验研究
方案、试验内容、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
2024年10月,按照标准编制组工作计划,收集了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水泥样品,完
成了试验样品与试验用仪器的准备工作;
2025年6月,分别对收集的水泥样品进行试验检测,完成了验证试验工作;
2025年7月,在一同实验室完成了重复性试验,在不同实验室完成了再现性试验工作;
2025年10月,完成了全部试验数据汇总和整理分析工作,完善了标准文本内容,形
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下发各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2025年11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全部意见汇总,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
2025年12月,提交送审材料至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接受标委会专家组审查;
2026年2月,根据标准审查会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送审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修
改、完善,形成标准报批稿和编制说明等报批材料。
2、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工作
(1)本标准的制定工作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标准制定的组
织协调工作,负责标准编制工作方案的制定,国内外标准现状及对比情况,试验数据的整理
汇总分析,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的编写等。中建材中研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和江
西交投海通公路养护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了标准的相关试验验证工作。
(2)工作组成员主要有起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标准化工作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工
作组主要成员有:姚广、王敏、文寨军、郭随华、刘云、张坤悦、高显束、黄文、余杨、沈
鑫、韩振宇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1、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进行编写。
2、本标准是在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不同品种不同等级水泥样品进行
试验验证后,制定的水泥砂浆不透水性试验方法,旨在真实准确的评价水泥不透水性能,为
建筑砂浆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内容
本标准共分9章: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方法原理;4.仪器和设备;5.试
验材料;6.试验室温度和湿度;7.砂浆组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