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地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编制说明
1、编制目的和意义
地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尚无专门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对民用建筑地下部分防火设计做了一些规定,但难以解决日益复杂
的地下建筑功能和形式给人员疏散、烟气蔓延、灭火救援等方面带来的设
计难题。在相关国家规范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工程实际,科学分析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编制地方标准《地下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研究
切实可行的地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措施,对有效解决地下民用建筑防火安
全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2、任务来源(立项通知)、编制背景及制定/修订信息(原标准名称、
编号,编制单位等信息)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
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8〕609号)确定由江苏省建筑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更名为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主
持编写本标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建筑规模日益扩大,种类日益繁多,功
能日益齐全,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也日益增大。在同样体量的建筑空间以
及同样品种和数量的可燃物燃烧的情况下,地下建筑空间火灾蔓延和灭火
救援难度远远大于地上建筑空间。地下建筑火灾的惨痛教训表明,一旦地
下建筑发生火灾,如防火设计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因此做好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至关重要。
3、制定/修订原则
1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产业、经济、技术政
策,符合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我省工程建设实际;
2以问题为导向,成熟的工程案例实践经验为依据,对提高社会、经济
效益和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
3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经济合理。
4、制定/修订工作过程
2018.5.11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召集无锡、徐州消防救援支队有关人
员和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专家,讨论研究编制《地下民用
建筑防火设计标准》问题,提出立项要求和计划;
2018.11.8《2018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
的通知》(苏建科〔2018〕609号)发布;
2018.11.10成立编制组、编制组首次工作会议、确定编制计划
2018.11.15签订编制合同;
2018.11.25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确定编制大纲、工作分工;
2018.11.30专家咨询、评审会,确定编制大纲、标准拟解决主要问题;
2018.12.30编制组完成除“灭火救援设施”、“消防设施”外的初稿;
2020.10.13主编单位向主管部门提交延期申请。
2022.3标准站组织召开初稿评审会;
2022.5编制组完成初稿修改,标准站发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2022.7编制组汇总《反馈意见》、讨论处理方法;
2022.9.27编制组提交意见修改稿,再次向国内消防专家征求意见;
2022.10.13编制组向省住建厅建设工程消防管理处汇报情况、听取意
见;
2022.11.11编制组提交送审稿;
2023.1.10省住建厅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通过评审;
2023.3编制组提交报批稿、报批申请;
2023.8省住建厅组织公平性审查,通过审查;
2024.4主管处室向消防管理处征求意见,编制组4.22收到意见,
此后与消防管理处沟通处理;
2024.4.27编制组完成修改;
2024.5.23递交报批稿(建设工程版、市场监管版)和编制说明。
5、适用范围及解决的重点问题
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地下民用建筑(含平时作为民用场所
的人防工程)防火设计。
重点解决地下民用建筑的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等问题。
6、主要技术内容/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以及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本标准供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总平面布局
和平面布置;4防火分区和建筑构造;5安全疏散和避难;6地下人行通
道和地下过街商业通道;7灭火救援设施;8消防设施。
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国家、地方设计标准,消防科研成果,成熟案例
等。
7、先进性和创新点
在研究扑救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