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II
目录
TOC\o1-3\h\u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工程范围 -1-
1.2.1X站站 -1-
1.2.2X站站~生产路区间 -2-
1.2.3X -2-
1.2.4X~历黄路站(不含)区间 -2-
1.3工程地质 -3-
1.4水文地质 -4-
二调查目的 -5-
三调查范围 -5-
3.1X站 -5-
3.2X站站~生产路区间 -6-
3.3X -6-
3.4X~历黄路站(不含)区间 -6-
四、建构筑、管线保护方案 -6-
4.1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方案 -6-
4.1.1周边建构筑物保护组织措施 -6-
4.1.2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技术措施 -7-
4.1.3注浆加固 -8-
4.1.4顶撑加固 -10-
5.2周边管线保护方案 -11-
5.2.1周边管线保护组织措施 -11-
5.2.2周边管线保护技术措施 -12-
5.2.3基坑施工与管线拆除的施工配合 -14-
5.2.4防止地面沉降超标的技术措施 -14-
XX地铁XX线一期土建工程五标
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土建工程五标段,起于济泺路与北园大街交叉路口,沿北园大街南侧向东至历黄路口。区间总长度约3.65km,包含2站2区间。
XX轨道交通XX线一期土建工程五标段地理位置图
1.2工程范围
1.3工程地质
本工点地层自上而下依次由近代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粉质黏土、黏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粉质黏土及下伏燕山期(δ53)辉长岩、闪长岩等构成。第四系最大厚度约5.5~13.5m。
地层岩性及埋藏条件
地质时代及成因
地层
编号
岩性特征
层厚(m~m)
层底深度(m~m)
层底
高程(m~m)
Q4ml
1-1
杂填土:松散,稍湿,以建筑垃圾为主,充填少量黏性土,局部含少量生活垃圾。分布于地表,较为连续,部分地段缺失
0.5~6.0
1.7~6.0
17.8~22.39
1-2
素填土:黄褐色,灰褐色,主要以黏性土为主,偶见砖块。分布于地表,较为连续
1.5~3.3
1.5~3.3
20.45~22.28
Q4al
7
黏土:灰黑色,黑色,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塑,可见铁锰质氧化物,黏粒含量高,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高,切面光滑,该层分布不连续,以透镜体、薄夹层形式存在于7-1层粉质黏土中
1.3~4.6
4.0~8.1
15.71~20.02
7-1
粉质黏土:灰褐~浅灰色,局部灰黑色,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塑,土质较均匀,可见铁锰质氧化物,含少量小径钙质结核,粒径约10~30mm,大者5cm,分布不均,含量约5%~8%,局部富集,黏粒含量高,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有光泽。该层分布较为连续
0.5~5.4
3.5~9.0
14.90~20.18
Q4al+pl
10-1
粉质黏土:黄褐~棕黄色,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硬塑,可见铁锰质氧化物,含小径钙质结核,粒径约20~40mm,分布不均匀,含量约3%~5%,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有光泽。该层连续分布于本场地
0.7~3.6
5.5~11.3
12.6~18.02
δ53
19-1
全风化闪长岩:灰黄~灰绿色,原岩结构构造已破坏,不可辨,岩芯多呈砂柱状,手捏易碎,岩芯采取率80~85%,钻进速度快。该层分布不甚连续,局部缺失,厚度变化大
1.0~10.0
7.2~21.5
1.96~16.82
19-2
强风化闪长岩:灰绿~灰黄色,原岩结构构造较清晰,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扁~短柱状,偶有长柱状,锤击易碎,岩芯采取率75%~85%,RQD=0~10。该层分化程度很不均匀,局部夹有中等风化硬夹层及全风化软夹层,夹层厚度及空间分布无规律。该层普遍分布
2.5~32.8
10.9~44.2
-20.56~12.74
19-3
中等风化闪长岩:灰绿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可见方解石岩脉,岩芯多呈柱状,柱长10~25cm,锤击声闷,岩芯采取率80%~90%,RQD=50~65。局部夹有全~强风化软夹层,该层普遍分布
该层未穿透,揭露层顶埋深14.5~44.2m
20-3
中等风化辉长岩:深灰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见方解石岩脉,岩芯多呈柱状,柱长8~30cm,锤击声脆,采取率80~90%,RQD=55~65。该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