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减震隔震技术规程》
1、编制目的和意义
编制目的: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消能减震、隔震技术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等内容提供依据。
编制意义:填补了装配式混凝土隔震结构、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结构的标准空白。
有利于指导这两类结构的设计和工程管理。
2、任务来源、编制背景及制定信息
任务来源: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
2017409
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号)的要求编制。
编制背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隔震、消能减震技术的设计、建造暂无标准可依。
制定修订信息:见下表/
序号标准名称主编单位项目负责人
1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隔震减震技术规程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杜东升;吴刚
3、制定原则
充分反映近年来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隔震、消能减震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
反映当前阶段的建设技术水平。在编制本规程时,努力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与现行的国
家及行业标准协调一致,对各项计算指标、设计和构造要求均从严执行,对尚不明确需要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给出定性不定量的指导性意见。
在编写顺序方面,除共同规定的内容外,将隔震和消能减震内容分开编写,总体上先
编写消能减震相关章节,后编写隔震相关章节。其具体内容又包括产品装置的技术性能和
检验要求、结构设计、连接构造、施工、验收和维护。在编写上述内容时,消能减震部分
和隔震部分一一对应。
4、制定工作过程
2017.7.13建设厅设计处立项并召开项目启动会
2019.8.27项目结题移交标站管理
2021.3.31初稿完成审查
2022.5.17征求意见稿完成
2023.4.28提交审查稿
2024.4.18提交报批稿
1
5、适用范围及解决的重点问题
适用范围:适用于江苏省采用消能减震、隔震技术的新建、改建及扩建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工程的结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解决的重点问题:解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消能减震、隔震技术的设计、连接构造、
工程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
6、主要技术内容以及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1234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地震作用和结构抗
567
震验算;、消能器及隔震支座的技术性能;、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结构设计;、装
89
配式消能部件的连接与构造;、消能部件的施工、验收和维护;、装配式混凝土隔震结
1011
构设计;、装配式混凝土隔震结构连接与构造;、隔震支座的施工、验收和维护。
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相关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分析。
7、先进性和创新点
1)明确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进行消能减震及隔震分析时与传统现浇结构的异同;
2)给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消能减震子结构的连接构造;
3)给出了地震时有正常使用功能要求的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隔震结构的抗震设
防目标和性能水准;
4)系统整理了消能减震、隔震装置的技术性能要求和检验要求;
5)增加了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结构减震率的快速估算方法及消能器对预制梁附加
荷载的计算方法;
6)补充完善了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
7)结合工程实践详细给出了消能减震装置、隔震装置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布置
原则;
8)增加了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隔震结构施工完成后维护管理的详细规定;
9)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归纳,查阅了经典的相关论著,并
在条文中予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