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中级)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地形图测绘综合取舍的一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过多同类地物聚于一处,可综合表示,如密集池塘可综合为湖泊
(B)当两种地物符号在图上密集不能容纳,主要地物精确表示,次要的适当移位
(C)两种地物聚于一起,不能一一表示时,则只保留主要的地物
2.进行后处理动态测量时,应先静止状态下观测至少
(A)40-50min
(B)10-15min
(C)20-30min
(D)60min以上
3.全站仪照准部水准管检验的目的是()
(A)检查照准部水准管轴是否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B)检查照准部水准管轴是否垂直于仪器的横轴
(C)检查照准部水准管轴是否垂直于望远镜的视准轴
4.竖盘指标差的检验时,盘左水平角读数为05°44′43″,盘右水平角读数为185°44′39″,观测竖直角时,盘左读数为89°49′27″,盘右读数为270°10′27″,则指标差为()
(A)4″
(B)-3″
(C)2″
5.横断面的绘图顺序是从图纸的()依次按桩号绘制。
(A)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
(B)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
(C)右上方自上向下,由左向左
6.三维采集中遇到模型拉花绘制时,应该()
(A)不采集
(B)拉花处随意采集
(C)采集
(D)按房顶采集+标注外调
7.地籍按特点和任务划分,可以分为()和日常地籍。
(A)农村地籍
(B)多用途地籍
(C)初始地籍
(D)现代地籍
8.进行视准轴误差校正的时候,需要仪器望远镜与目镜之间的护盖拧开,用校正针调整()的两个调整螺钉,使望远镜分划板中心与平行光管无穷远目标重合。
(A)对角方向
(B)水平方向
(C)垂直方向
9.全站仪测图的方法,可采用()
(A)摄影法
(B)扫描法
(C)草图法
10.全站仪使用前要进行轴系关系正确性检验与校正,检验与校正的内容不包括()
(A)视准轴应平行于照准部水准管轴
(B)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C)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
11.RTK碎部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应
(A)≤1/8等高距
(B)≤1/2等高距
(C)≤1/4等高距
(D)≤1/10等高距
12.测量地物、地貌特征点并进行绘图的工作通常称为()
(A)导线测量
(B)碎部测量
(C)控制测量
13.RTK平面控制点测量移动站观测时应采用
(A)至于高处
(B)任意测量
(C)手持测量
(D)三脚架对中整平
14.变更地籍调查时,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其宗地草图上应加盖____字样
(A)“变化”
(B)“初始”
(C)“变更”
(D)“作废”
15.图根点相对于邻近高等级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
(A)1/3
(B)1/10
(C)1/5
16.房屋内部无盖见天的小块空间叫做
(A)暗喽
(B)夹层
(C)天棚
(D)天井
17.在进行全站仪水准管轴是否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时,应先粗略整平仪器,使水准管轴和任意两个脚螺旋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转动照准部(),若气泡仍居中,表示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A)270°
(B)180°
(C)90°
18.距离测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往返误差
19.下列选项中,测角的误差来源不属于仪器误差的影响的是()
(A)水平度盘位移的影响
(B)温度变换对视准轴的影响
(C)照准部旋转不正确的影响
20.对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进行数字化,其中独立地物符号(非比例符号)的特征点的采集就是符号的()
(A)同比例符号
(B)几何中心
(C)定位点
21.坐标增量是相邻两点之间的坐标()
(A)和
(B)差
(C)积
22.使用网络1+1模式完成点采集后,验证已知点时发现坐标偏差过大,此时应该
(A)使用后处理功能进行批量纠正
(B)不需理会
(C)重新进行点校正
(D)只能进行返工处理
23.关于地籍控制点埋石密度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城镇建城区:100~200m布设一级地籍控制。
(B)城镇郊区:400~500m布设一级地籍控制。
(C)城镇稀疏建筑区:200~4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D)城镇建城区:100~2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24.点云的平面高程检查点的位置宜()
(A)随机选取
(B)均匀分布
(C)没有详细规定
(D)集中选取
25.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
(A)支架差和视准差
(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
(C)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D)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
26.水准测量时,应使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目的是减弱()的误差影响
(A)标尺分划误差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
(C)仪器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
(D)十字丝横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