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第3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一组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规律,并能按规律填空。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养成养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找出一组数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并找出一组数之间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前面两节课我们已经发现了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规律。
请你准备好这节课的学具——笔和纸。
二、探究规律,解决问题
(一)问题引入
找规律,填空。
仔细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我发现每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数,而且这些数都是整十数。
预设2:我还发现:三片叶子中下面的叶子上的数都是40。
(二)探索规律
1.怎样才能找到数中的规律呢?先来看这三组数。
请你读一读、算一算,看看每组叶子上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再比一比、说一说他们的关系一样吗?
预设1:
预设2:
预设3:
预设4:
2.应用规律。
括号里的数是多少?
(1)第四组中缺少的是两个数的总和:用40+40等于80。
(2)第五组知道了总和是50,其中一部分是40,求另一部分。用50-40=10。
3.错例分享。
(1)第五组中50是总数。
(2)要记住“左上角的数是总数”。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
找规律,填数。
1.总结回顾,方法总结。
有了刚才的经验,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先观察,找规律,再利用规律填空。
2.找规律,填空。
预设1:
每组数中最上面的数都是12,它是每组中的总数。
最后一个,可以有多种填法。
预设2:
每组数中最上面的数都是12,它被分成了下面的两个数。
(二)练习二
找规律,填空。
预设1:
中心数都是外面三个数的总和。
第1个圆:外面的数是2、3、5,中间的数是10,2+3+5=10,
第2个圆:9+5+1=15,
第3个圆:8+7+3=18。
都是外面三个数的和等于中间的数。
预设2:
第四组中心数也就是总数,用10+30+40=80,
最后一组,求的是一部分,用60-10-20=30。
四、创造规律
同学们,你能创作出这样的规律吗?
作品1:
上面球中的数是下面两个数的总和。
也就是上面的是整体,分成了下面两部分。
所以第四个,用30-11=19,第五个用5+12=17。
作品2:
三层树叶加起来的和就等于树干上面的数。
所以第四个用24-10-2=12,空白处填12;
最后一个,先用20-6=14,也就是剩下的两层树叶总和是14,填4和10。
你能创作出更丰富有趣的规律吗?
请你拿出水彩笔,画一画吧!
五、总结全课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在数学书的第87页,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收获和身边的人一起分享。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综合训练
一、填一填。
1.比少()个,比多()个。
2.7元5角=()角52角=()元()角
3.在计数器上拨出89,8在()位上,9在()位上,与8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73、78、44、100、13这5个数中,()比40大一些,()比78小一些,()最大。
5.如图,七巧板一共有()块,其中正方形有()块,平行四边形有()块,三角形有()块。
6.有53个排球,10个装一筐,可以装满()筐,还剩()个排球。
7.60连续减8,写出每次减得的差。
605244()()()()
8.根据教材第32页百数表写出□里的数。
二、选一选。(填序号)
1.与下面的图()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2.有73只小白兔,小灰兔比小白兔少一些,小灰兔可能有()只。
①23 ②80 ③65
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8,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3,这个数是()。
①58 ②85 ③55
4.20+□37,□里最大能填()。
①17 ②16 ③15
5.下列算式中8和5可以直接相减的是()。
①83-52 ②81-15 ③78-53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2+15=□ 67-23=□ 99-33=□ 68-8=□
72-20=□ 51+32=□ 42+42=□ 98-68=□
2.括号里最大能填什么数?
8+()28 ()-820 59-()19
()+737 ()-930 8329+()
3.算一算。
91-27-38=□ 27+18+19=□ 63-27+19=□
58+16-35=□ 29+58-46=□ 80-27-36=□
四、看图列式并计算。
1.
□○□=□(个)
2.
□○□=□(支)
五、按要求做一做。
1.下边有两瓶珠子,第2瓶可能有多少颗?(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