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找规律的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等学习活动,能正确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积累找规律、用规律的活动经验,感悟有序推理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找规律、用规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运用找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简单语言表达规律;初步掌握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发现提出问题(不加标点)
同学们,在前几节课中,我们一直在学习找规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一些同学在举行小小的音乐会,同学们按规律围成了一圈,请你来找找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先自己圈一圈,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看看你们找到的规律都一样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预设2:
预设3:预设4: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不同的起点,就能找到不同的规律。
二、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小红又遇到了新问题,我们一起去帮帮她吧。请你读一读:“小红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2颗珠子,掉的是哪2颗?”
(一)分析问题
读完后,你发现小红遇到了什么问题?
预设:
1.穿手链。
2.掉了2颗珠子。
这手链有什么特点?
预设:按规律穿的。
我们平时见的手链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手链图
(二)拟定计划
分析清楚了小红遇到的问题,那你打算怎么办?怎么帮她找到掉的是哪2颗呢?
预设:先看看小红的手链是什么样子的。再找找她手链的规律,圈一圈,就知道掉的是哪两颗珠子了。
(三)提出猜想
先不要着急,请同学们先不动手圈也不画,就这样观察和思考,看看你能否想出缺的是哪2颗珠子。
预设:
1.缺的是一颗黄色和一颗蓝色珠子。
2.缺的是两颗黄色珠子。
3.看不出来。
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了,没关系,下面我们再一起动手圈一圈、画一画,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然后用水彩笔把缺少的珠子补上吧。
(四)汇报交流
预设:
1.黄、黄、蓝。
2.黄、蓝、黄。
3.蓝、黄、黄。
这几种思考角度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相同点就是都正确地解决了问题,最终找到所缺的珠子也是一样的。而且都是通过“找起点、圈一组”的方法进行的。而不同点就是,找规律的起点不同,所以找到的规律也就不同。
(五)验证结果
我们找到的结果正确吗?怎么能验证一下呢?
预设:
1.把纸条收尾相接。
2.把珠子排列一圈。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研究出了应该补上一颗黄珠子和一颗蓝珠子,而且也都把它围起来做成了一个手链,验证了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非常棒!以后做完每件事,都应该像这几位同学一样,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三、实践应用,提升思维
(一)练习1
小英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一些珠子,如果要围成一串手链最少补上几颗珠子?补上哪几颗呢?
读完题,你知道了什么?
仔细观察,找找规律,在学习单上圈一圈、画一画吧。
预设:
1.绿、绿、粉、粉。
2.绿、粉、粉、绿。
3.粉、粉、绿、绿。
4.粉、绿、绿、粉。
同学们找得对不对,验证一下。
(二)练习2
根据规律画出被挡住部分的珠子。
把思考的过程表示出来,可以圈一圈或者写一写。
预设:
1.圈一圈。
2.写一写。
(三)练习3
根据珠子的排列规律,如果接着往下穿,应该选哪颗珠子?
这是一串没有串完的手链,请根据珠子的排列规律,如果接着往下穿,应该选哪颗珠子?
预设:肯定应该选红色的珠子。因为手链上珠子的颜色是以“黄色、红色、蓝色”为一组,重复排列的。所以,黄色后面就应该是红色。
桌子上的这几个都是红色,应该选哪个呢?随便选一个吧。
预设:不行不行,老师拿的这个珠子形状不对,应该是正方体的。因为手链上珠子的形状也是有规律的,是按照’球、正方体、圆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球后面应该是正方体了。
那就选这个红色正方体珠子吧。
预设:不行不行,老师拿的这个珠子有点儿大。手链上的珠子和这颗的大小不一样。
桌子上的珠子,不仅颜色、形状不同、大小也不一样。我们在寻找手链的规律的时候,要细心观察,并且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成功地解决问题,找到需要的珠子。
四、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穿珠子的问题,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预设:
1.我知道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第一步应该先找一找规律,可以用上‘找起点,圈一组’的方法。
2.我还知道了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找规律,这样找到的‘重复的一组’也就不一样。
综合训练
一、填一填。
1.比少()个,比多()个。
2.7元5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