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分类与整理(第3课时)》教案.docx
文件大小:847.8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2.99千字
文档摘要

《分类与整理(第3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意义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

2.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会用表格呈现分类结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学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发现并提出问题,体会数据蕴含的信息,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实际意义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进一步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会用表格呈现分类结果。

教学难点:

学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发现并提出问题,体会数据蕴含的信息,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动物园参观,让我们也一起去看看。

二、练习

(一)根据组数自选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出示图:学习任务单第1题。

1.如果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请同学们先试着分一分,再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2.交流汇报。

(1)以动物行进方式为标准分类。

学生作品1:

(2)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并解决问题。

①会飞的动物与不会飞的动物比,哪一类少?

②会飞的动物比不会飞的动物少几只?

③会飞的动物和不会飞的动物一共有几只?

以动物脚的只数为标准分类。

学生作品2:

3.小结。

虽然标准不同,但都是这9只动物,两种分法都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组。

(二)掌握分类数数的方法

出示图:数学书第30页第3题。

1.指导学生认识树叶。

同学们认识这些树叶吗?

预设:细长的是柳树叶,红色的是枫叶,像扇子一样的是银杏叶,绿色胖胖的是杨树叶。

交流汇报。

预设:将同一类树叶用相同的符号做标记,正确进行分类计数。

3.反思检验。

预设:我们可以填完数之后再数一数检验一下。先数一数左边,图中一共有16片叶子,再把右边填的数加在一起,也是16片,说明数对了。

(三)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数据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参观时,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请同学们填写了一张调查问卷,并将调查的结果用这样一张图表示出来。

出示图:数学书第31页第6题。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确统计的内容。

2.独立填表,交流反馈。

3.根据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

(1)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最多?

(2)喜欢哪两种动物的人同样多?

(3)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预设:最喜欢狗的比最喜欢猫的多几人?

4.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体会数据蕴含的信息。

园区的工作人员决定送给每位同学一张印有动物头像的卡片留作纪念。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你认为应该怎么印制小卡片比较合适?

预设1:5种动物头像的卡片都印一些。

预设2:可以多印一些大熊猫头像的卡片,少印一些乌龟头像的卡片。

预设3:如果要把留念卡片分给其它游客,还可以调查统计一下他们喜欢什么动物,根据他们的喜好和人数再去印制一些其他动物的卡片。

(四)自选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1.把这些卡片分类整理,并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结果。(表格可以自选)

表格1:表格2:

表格3:

2.交流汇报。

预设1:按照卡片颜色分成2组整理。

预设2:按照卡片上动物的种类分成5组整理。

预设3:按照卡片的形状分成3组整理。

三、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应用分类与整理的知识一起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预设1:知道了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分类整理,比如:垃圾分类,超市货物的分类,马路上划分不同的区域,通过分类整理,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方便,也能让我们的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预设2:学会了一些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其中用表格记录既简单又方便。

预设3:学会了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预设4:同一个问题,选择的分类标准不同,整理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综合训练

一、填一填。

1.

2.93的()位上是9,表示9个(),()位上是3,表示3个()。

3.6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3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比80小1的数是(),比99大1的数是()。

5.根据教材第32页百数表,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6.小欢从第1页开始读《故事书》,第一天读了30页,第二天又读了9页,第三天,他应该从第()页接着读。

7.在下面写出所有比50小,并且个位上是8的两位数。

?

8.在下边的数位表中,能用6个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