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05+明清帝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docx
文件大小:1.02 M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3.55万字
文档摘要

专题05明清帝国

整体难度:较难

考试范围: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清经济发展与落后,明清进步思潮,明清文化与科技

细/目/表/分/析

核心素养

难度系数

年份|地区

详细知识点

一、单选题

史料

实证,

唯物

史观

0.4

2021·天津

宰相制度的废除;

0.65

2020·浙江

宰相制度的废除;

0.85

2020·浙江

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0.65

2020·全国

内阁;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0.65

2019·北京

内阁;

0.85

2014·全国

内阁;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0.4

2016·全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0.4

2018·全国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0.85

2022·浙江

秦朝中央官制;内阁;军机处和密折制度;秦朝的政治制度;

0.4

2021·北京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0.65

2012·全国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0.65

2020·浙江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0.65

2014·海南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历史

解释

唯物

史观

0.65

2015·海南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0.65

2014·山东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元朝的地方管理;

0.4

2022·浙江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0.85

2017·浙江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0.4

2022·全国·

康熙帝;

0.65

2021·重庆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0.65

2022·湖南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0.4

2022·北京

明清的商业;小说与戏曲;

0.4

2022·全国

明清的商业;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0.4

2021·河北

明清的商业;

0.4

2021·江苏

明清的商业;

0.65

2021·山东

明清的商业;

0.65

2021·浙江

明清的商业;

历史

解释

家国

情怀

0.4

2021·浙江

陆、王心学;

0.65

2022·浙江

黄宗羲的思想;

0.4

2020·海南

黄宗羲的思想;

0.65

2022·浙江

顾炎武的思想;

0.4

2021·浙江

王夫之的思想;

0.4

2021·江苏

明清小说;小说与戏曲;

0.4

2022·浙江

戏曲艺术、乐舞;

0.4

2021·浙江

戏曲艺术、乐舞;小说与戏曲;

0.85

2017·浙江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0.4

2021·辽宁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0.4

2022·湖南

明清科技;

二、材料分析题

史料

实证,

唯物

史观

0.65

2017·全国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0.65

2020·北京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0.65

2022·全国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0.65

2017·江苏

明清的商业;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三、论述题

史料

实证

0.65

2021·全国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知/识/点/分/析

知识点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废除宰相

①目的:加强皇权。

②表现: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

③结果: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置内阁

背景

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确立内阁制

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入值文渊阁,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职责

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发展

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3)宦官专权

①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②表现: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知识点二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过程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

评价

(1)积极方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大大领先于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2)消极方面: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2.倭寇之患

概况

(1)从元朝末年起,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