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文件大小:6.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1.07万字
文档摘要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西周政治制度特点和影响;从秦至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从秦至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特点

秦西周分封制汉唐宋元明清宗法制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外朝郡国并行制“推恩令”三省六部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二府三司中书省制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康熙:南书房雍正:军机处地方收权分权通判行省行省废行省设三司商内外服制度方国林立中央:地方:州—郡—县道—州—县郡—县路—府—县省—路—府—州—县省—府—县省—府—县隋时空结构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开创(前2070年—前1600年)(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2)政治制度——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反映出世袭制带来了哪些变化?公天下传贤传子(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家天下进步0R后退政权性质:权力传承: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奴隶私有制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商朝——发展(前1600年—前1046年)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中央:职官制度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2)地方:内外服制①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②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思考点: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方国臣服,松散联盟

2.商朝——发展(前1600年—前1046年)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朝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史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有夏多罪,天命殛[jí]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尚书·盘庚》

3.西周——发展完善(前1046-前771年)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分封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拱卫周王室的统治?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税、朝觐述职。?诸侯权力:再分封;在封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积极: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影响:局限:地方有较大独立性,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

【思考点】P2:商朝的内外服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有何异同?同:异: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②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都适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①内外服制下:王室与附属国是方国联盟体,未必有血缘关系分封制下:王室与诸侯是家国共同体,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②内外服制下:外服对商朝的臣服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中央对地方控制相对松散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加强

3.西周——发展完善(前1046-前771年)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2)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特点: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C、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影响:①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②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贵族政治)③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重视血缘,男尊女卑,任人唯亲,等级观念,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统治。目的:对当时西周政体基本特征:家国同构,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配合,政治权利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3.西周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3)礼乐制:西周时期出现的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目的:明确等级尊卑,维护统治秩序。实质: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血缘纽带(里)维护的工具维护的工具权利的分配权利的继承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的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