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电视播音主持期末考试过关检测试卷汇编附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16.5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2.94千字
文档摘要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电视播音主持期末考试过关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2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单选题]电视新闻评论播音主持工作所需的素养,同时也是准确把握和引导新闻评论与论导向的重要素质是()。

A.新闻素质

B.政治素质

C.文化素质

D.语言素质

答案:B

解析:新闻评论播音主持工作中,导向的把握与引导是核心要求。中国新闻传播理论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政治素质涉及政策理解、立场把握和社会责任,直接影响评论的方向与效果。其他素质如新闻敏感、文化积累、语言表达虽重要,但确保正确导向的基础在于政治素质。(参考《新闻学概论》《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等教材)

2、[单选题]对于电视社会生活节目主持来说,()是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外化彰显的实践思路。

A.理论知识

B.服务意识

C.思维意识

D.科技知识

答案:B

解析:电视社会生活节目主持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节目主持人基本素质,也是与观众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关键。节目内容围绕观众生活需求展开,主持人表现出亲切自然态度,增强互动,营造轻松氛围。服务意识体现在节目策划制作各环节,还需外化彰显,通过具体行动表现,如在相关节目中主持人通过互动改造实践展示服务意识。

3、[单选题]电视新闻播音要求以确切的()为依据,稿件内容严谨、真实。

A.有声语言

B.文字稿件

C.言论

D.证据

答案:B

解析:电视新闻播音的准确性依赖于文字稿件作为基础,文字稿件是新闻内容的正式记录,确保信息严谨真实。《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指出,播音员需严格依据稿件进行播报,避免主观随意性。选项A(有声语言)是表达手段而非依据;选项C(言论)和D(证据)属于稿件内容组成部分,不直接构成播音依据。文字稿件(选项B)是播音工作的直接规范来源。

4、[单选题]()是现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鲜活的元素()

A.现场环境

B.现场人物

C.现场视频

D.现场体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现场信息要素的核心判断。现场人物作为行为主体和动态要素,其言行举止直接反映事件本质属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特征。相较于环境、视频等客观记录载体,人物活动能产生持续变化的信息流,并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形成信息辐射效应,这种动态交互特质使其成为现场信息中最具生命力的构成单元。

5、[单选题]从节目传播的角度来说,主持人处于传播者的()。

A.科普位置

B.引领位置

C.起始位置

D.终端位置

答案:D

解析:传播学理论中,传播链条包含多个环节。主持人在节目制作完成后,作为直接面向受众的传递者,属于整个传播过程的最终环节。选项D对应这一阶段,其他选项未准确描述主持人在传播流程中的具体定位。参考传播学基础理论中关于传播链的划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75分)

二、填空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填空题]节目之所以设定主持人,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形式。主持人和观众的“直接”交流,既拉近了传受之间的距离,又能够通过主持人的“人格化”形象更为具体地传递节目的创作精神,从而也使节目本身更加人文化。

答案:“见物不见人”

解析:该题目考查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功能演变的理解。这一表述源自广播电视理论中关于主持人角色定位的经典论述,强调主持人由单纯串联节目转向人格化传播的转变。题干指出传统节目形态存在过度侧重节目物质形态(物)而忽视人际传播特性(人)的弊端,主持人设置通过建立传受双方直接交流的拟人际传播模式,实现了节目制作理念从技术本位向人文关怀的转型,使节目兼具内容传达与人际沟通的双重属性。

2、[填空题]消息播报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新闻片导语串联,另一种是()。

答案:口加画

解析:广播新闻学中,消息播报的两种主要形式是新闻片导语串联与口播加画面。该知识点涉及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形态,常见于新闻实务教材。口加画指主持人通过语言描述配合相关画面素材共同完成信息传递,属于视听结合的播报方式。文献参考自广电新闻采编相关章节对播报形式的分类论述。

3、[填空题]多方协同配合,完善出镜形象要注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