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及小组工作内容
本项目质量管理小组,严格按照ISO9000的质量管理流程执行。制定深入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并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设计工程师、材料员、安全员、施工队长为组员。
项目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内容如下:
a、熟悉图纸中各节点施工大样、质量标准。
b、掌握各种工序质量的手段。
c、现场巡工检查。
d、发现施工质量现象,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总结经验。
e、做好施工日志工作。
f、对各班组交接工序进行检查。
g、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对应需要有隐蔽工程检查的,需通知监理方、设计方、建设单位、政府质检部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做好隐蔽验收工程资料的整理。
h、成品保护的检查。
项目执行人员的质量职责
1、开发、设计人员——研究、设计人员的质量责任主要是,贯彻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各项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设计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积极运用优化设计技术和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等工程技术,确保设计满足质量要求;为产品研制、物资采购、系统安装、调试、检验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合。
2、项目质量师——质量师配合项目经理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和权利是:制订本项任务的质量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负责对工程任务的全过程的质量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参与设计评审和其它重要的质量活动,其质量业务工作受公司质量部的指导监督。
3、项目标准化主管师——标准化师由标准化工作人员兼任,负责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和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制订标准化大纲并监督其贯彻实施,负责设计图纸和其它技术文件的标准化的审查,参与设计评审工作。
4、施工工人——施工工人应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及有关标准生产、装配,对其安装质量负责,坚持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并负责有关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质量检查的流程
班组自检----施工队长检查----质量管理小组终检----报建设单位、监理等检查。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
技术交底流程
施工准备→项目部、厂家、设计师向专业工程师交底→工程师向施工队长交底→队长向施工组长交底→组长向工人交底。
技术交底制度
我项目部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采取向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是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对参与施工过程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的一次技术性的交待,交待内容必须使得参与施工的人员对施工的对象从设计情况、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到施工工艺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科学的组织施工,合理的安排工序,避免发生技术指导错误或操作失误。
技术交底的具体内容
设计交底:由技术负责人主持,邀请设计人员主讲,施工专业负责人参加,详细介绍设计图纸的要求,工程特点,质量标准。
施工组设计交底
由项目部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专业工程师向各专业工种的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卡制度和工序交接卡制度的建立
使用图表和书面材料,将具体做法、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材料情况和操作规程等进行书面交底,写清楚施工班组按图表和书面材料内容施工,避免发生差错。在施工中,施工工人在一时之间忘记怎么做时,交底资料就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设置质量控制点,明确难点解决措施
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对操作人员、材料、工具、施工工艺参数和方法均重点控制。并由管理人员轮流值班全工序过程监制,不得有误。
施工操作的质量控制
机房工程的最终效果,施工操作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施工过程施工操作的质量监控是相当关键的。项目部将从以下措施入手:
a、实行班组自检制度
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每道工序完成后,各班组长带头进行自检,自检不合格,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
班组长完成本班组任务后提供自检结果给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对本工序每步操作的自检记录留档。
为了检查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和鉴定上道工序的结果,项目部组织三道工序班组长进行检查活动,检查结果做书面记录,有问题马上整改,详见工序交接卡。此为三工序检查制度。
b、建立巡查制度
质检员全天候巡视现场,发现问题马上协助本班组长及时解决,并做好笔记。
项目经理带领班组成员,每天下午下班前对工地当天工程全部巡视一次,发现问题填好“现场问题整改卡”在下午班后交给班组长整改。
对工程重要部位,施工容易形成缺陷而难于纠正的部位,技术组或质检部要认真地全过程监督,轮值当班,保证本工序一次成功。
对质检员的工作有奖罚制度,出现质量问题,质检员及时向项目部书面检讨,对工作成绩显著者,进行表扬和奖励。
c、终检制度
由项目部组织,邀请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本验收结果作为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