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智慧园区物业管理规范》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56.86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6千字
文档摘要

《智慧园区物业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介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万嘉清水(厦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提出,福建省城市市容

环境卫生行业协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

(二)编制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各类智慧园区(包括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商务园区、

物流园区等)的物业管理提供系统性、标准化的操作指引,通过明确服务

机构资质、从业人员要求、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基础要素,规范环境卫

生、设施设备、安防消防等核心服务流程,构建覆盖服务全周期的评价与

改进机制。其核心目标是解决当前智慧园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

服务流程不规范、智能化应用碎片化等问题,推动园区管理从传统模式向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物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与服务质量,同时为园

区投资单位、业主及物业使用人提供可量化的服务质量参考依据,确保智

慧园区基础设施信息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便利化和产业发展高

端化目标的实现。

(三)编制意义

(1)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规范智慧园区管理体系

当前智慧园区发展迅速,但物业管理领域缺乏统一的规范性文件,导

致不同园区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本规范通过整合环境卫生管理、设施设备

智能运维、安防消防联动等核心模块,形成覆盖“服务提供-过程监管-效

果评价”的全链条标准体系,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范式,填

1

补了智慧园区物业管理标准化的空白,助力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

展。

(2)赋能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升园区运营效率

规范深度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要求建设集成管理平台、智能巡检系统、能源消耗监测系统等数字化工具,

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动态感知、服务流程线上化管理。

例如,通过BIM技术建模与智能巡检结合,可降低设备故障率;利用智能

照明、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园区能耗优化;借助智慧厕所、智能充电桩等

便民设施,提升服务响应速度。这些技术应用将显著提升园区运营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推动“智慧化”从概念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3)强化安全与服务保障,优化园区生态环境

在安防消防管理方面,规范要求建设智慧消防系统、安全综合管理平

台,实现火灾隐患早期预警、入侵报警联动处置,夯实园区安全底线;在

服务层面,通过一站式后勤服务模式、24小时响应机制及在线投诉渠道,

确保业主需求快速响应。同时,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实时监测、绿化精准养

护等要求,可提升园区环境质量,结合标识管理标准化,营造安全、舒适、

有序的园区生态,增强企业与人才的归属感与满意度。

(4)促进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规范聚焦智慧园区“产业发展高端化”目标,通过标准化管理提升园

区综合服务能力,为入驻企业提供稳定的基础设施保障与优质的配套服务,

助力企业聚焦核心业务发展。此外,能源管理、绿色运维等要求推动园区

向低碳化转型,符合“双碳”战略发展趋势,而评价与改进机制则通过客

2

户反馈、第三方评估等多元维度持续优化服务,形成“标准引领-实践迭代

-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智慧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支撑。

(5)衔接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

本规范以DB3501/T010等地方标准为基础,结合GB系列国家标准对

安全、标识、垃圾分类等方面的要求,既响应了国家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智慧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又贴合园区运营方对降本增效、提升服务

竞争力的实际需求。通过标准化手段整合资源,可推动智慧园区物业管理

与城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微观层面的实践范例。

(三)标准编制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技术调研和资料收集

2025年3月,为保证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标准的质量和可用性,

由起草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标准起草组,负责对相关技术指标

和试验方法编制和技术确定。通过制订工作方案,标准起草组进一步明确

了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

标准起草组对当前的智慧园区物业管理涉及的相关技术和要求进行了

调研,收集了众多智慧园区物业管理相关的标准、文献、成果案例等资料,

着手标准制定。

(2)确定标准框架,形成标准草案

2025年4月,起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