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CommentonLaoZisgovernbynon-interferencethought
—————学“老子哲学”后有感
辅导老师:周开明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01班
姓名:潘辰
学号文章摘要: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老子所倡导的自然无为、柔弱无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老子的无为是指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让万事万物自由地发展,最后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我们不仅要认真了解老子,学习《道德经》,也要客正确地理解“无为”思想,仔细领悟“无为”思想的深刻内涵。因为它不仅在当时及历朝历代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现在的社会及个人修养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要吸取老子无为思想的精髓,并把它很好地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关键词:老子无为思想历史运用
keyword:LaoZigovernbynon-interferencehistoryapply
一.绪论:
1.历史背景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先秦时代是中国学术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许多学者与思想家莫不提出自己的主张,企图改变政治与社会现状。在这众多学者中,老子与其他学派有不同之处,他力求以柔性的方式去改变社会,以无为手段,达成无不为的目的。
2.老子其人
茫茫宇宙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那,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繁衍生息。可惜的是,长久以来,我们人类一直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只是到了大约2500多年以前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抬起头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宇宙,思索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思索人生,走向成熟。当时,在西方产生了柏拉图、弗洛伊德、亚里斯多德等著名的思想家。
这些西方的哲学家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东周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相互争霸,人民流离失所。连年的战乱,残酷的现实,促使有文化知识的士人贵族开始对社会进行认真的思考,从而引发了一场思想的大爆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时期。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著名的人物,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因为老子生活的年代距今非常久远,又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因此,关于老子的生平,人们只有根据史料上星星点点的记录,再加上当今学者的考查进行推测。据有关资料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说古有“老”姓,“子”是
社会的发展也有“道”,顺道而行,社会就昌盛发达;逆道而行,社会就会倒退,甚至发生战乱。因此,他主张统治者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道”,进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地干扰老百姓的生活。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河上公主: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又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乃也)。犹兮其贵言(贵言,不轻易其言也。所谓“行不言之教”是也),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也运行于人本身,顺道而行,人就会身体康健,否则,就会发生疾病。人们要乐知天命,与世无争,修养其身,这样就会没有烦恼,社会也就就会相安无事,保持太平。
老子对于哲学的贡献,还在于他最早提出了“名”与“实”的概念:“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意思是说,物质世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然后,我们才能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受它,认识它的本质。每种事物,都有整体和个体的区分。有时,虽然它的某个个体不存在了,但是这类事物还存在。我们是怎样认识这些事物的呢?就是根据存在于这些事物中的共性的东西。可见,老子已认识到了事物的整体与个体,事物的表征与本质的关系,也就是“名”与“实”的关系。
老子之前,中国的哲学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人们关于宇宙、自然的看法只是很零散地见于《诗经》等文学著作中。人们对于事物范围的划分,也还十分的模糊,以至于老子在提出“道”的概念时,也无法准确地把它表述清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意识是说,有一种东西,在天地还没有产生之前它就存在了,并不因为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它自身,在天地间循环往复地运行,没有停止的时候,这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我不知道应该叫它什么,于是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道”,勉强给他起名字叫做“大”。
和孔子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