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情况的现状及应对措施.pdf
文件大小:152.3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2.09千字
文档摘要

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现状

农村目前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垃圾处理设施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垃圾随意倾倒,采用堆肥、简

单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可以维系垃圾总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但随着农

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农村垃圾已发展到塑料袋、废

电池、农用膜、腐.败植物等的混合体。难以分解的垃圾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了自然

界的自净能力,成为农村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

二)垃圾处理能力差距大。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情况,不同地区间存在很大的差

异。经济发达地区,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大城市,水经过集中净化处

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而广大农村,村落布局分散、居住分散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低,

产生的污水、垃圾直接进入流域水体,形成污.染,直接影响流域的环境,也破坏了

农村的自然景观。

三)垃圾处理的难度大。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许多化学产品在农村的普遍使用,使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在逐步增加、垃

圾的产生量也在持续增加,玻璃瓶、饮料罐和不可降解的薄膜塑料袋等无机成分增加

显著。

四)重视程度不够。在日常生活中,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视不够,农村垃圾

处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垃圾处理资金支持较少,使得农村垃圾处理进程缓慢,成

为制约乡村建设的一大难题。

二、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的方法

一)政府加大管理力度。政府应该从农村实际出发,做出统一规划,加大财政投

入力度,加大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力度,同时还应提高垃圾及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对

于距离城镇垃圾污水处理点较近的农村,可纳入城镇垃圾及污水系统处理;对于不具

备垃圾处理能力的村,统一建设垃圾及污水处理点,将各农户的垃圾和污水收集后集

中统一处理。

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管理体制,使农村环卫行业形成有

效的监督。设立农村环境治理小组,配备农村环保专管员,将垃圾处理工作落到实出。

同时发挥农村村委会管理职能,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生存家园。

三)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进行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

管理,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改变村民长期形成的

不良习惯。加强垃圾回收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给予废品回收企业政策优惠,鼓励

旧货交易活动。

四)大力发展垃圾循环经济。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农

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鼓励农户进行垃圾分类,对可降解垃圾和有害不可降解垃圾进

行定期分捡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同时对可利用的垃圾进入再利用环节,促进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五)生活垃圾预处理。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负责农村垃圾的清理和运送。

对于城镇周边的农村,可以将垃圾通过垃圾车统一运抵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员或者

村镇的保洁员先将垃圾进行预处理,先分捡出一些可再利用生活垃圾,再运至垃圾统

一处理中心进行其他处理。对于一些建筑垃圾及渣土可用作农村道路的铺设,而剩余

垃圾可就地填埋。

六)农村污水处理方法灵活运用。1、做好农村排水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考虑

尊重自然环境,注重保护生态。2、对农村生活污水分类处理。生活污水可分成厕所

污水和其他洗涤、厨房用水两类,可用专门的管道引出进行集中处理,自然降水跟生

活污水分开,这样就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黑水及家庭产生的有

机垃圾(主要为厨余垃圾)可通过堆肥或沼气进行资源化处理,这样,既可以积肥又可

以产生新的资源。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需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并完善

配套的环卫装置及设施,及时清理改造现有的不合理垃圾收集点,避免垃圾渗滤液对

土壤及河道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相互结合。3、利用当前新型污

水处理技术。

七)选择合适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模式。对农村生活污.染物综合处理,应做到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地组合生活垃圾,对农村生活污.染物的处理,既要

考虑到经济适用原则,又要考虑到达标排放原则,生活污.染物在处理后不危害农村

的生态环境。

三、结论。

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仍相对落后,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的集中处理刻不容缓。

要想解决农村的垃圾和污水问题,就必须要强化当地政.府责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农村污水集中无害化处

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美丽的新农村。

总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