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牺牲阳极
镁合金牺牲阳极
14公斤镁阳极
14公斤镁阳极工作原理
河南星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部:薛淑芳
镁合金牺牲阳极(14公斤镁阳极)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牺牲保护机制,通过镁合金的优先腐蚀为被保护金属提供持续阴极保护,其核心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1.电化学腐蚀反应启动
当14公斤镁阳极与被保护金属(如管道、储罐)通过导线连接,并共同处于电解质环境(如土壤、水)中时,镁合金因电位更负(标准型开路电位约-1.55V,高电位型可达-1.75V)而成为原电池的阳极,优先发生氧化反应:
Mg→Mg2++2e?
这一反应释放电子,形成保护电流。
2.电子转移与阴极保护
释放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被保护金属,使其表面富集电子,成为原电池的阴极。在阴极表面,电子与电解质中的氢离子或氧发生还原反应(如生成氢气或氢氧根离子),从而抑制金属自身的氧化反应(腐蚀)。
关键点:
镁阳极的电位比被保护金属(如铁、钢)低,确保其优先腐蚀。
电子转移使被保护金属表面电位降低至稳定区间(-850mV~-1200mV),有效抑制腐蚀电流。
3.自我牺牲与持续保护
随着镁阳极的持续腐蚀,其尺寸逐渐减小,直至耗尽。这一过程中,镁阳极以自身损耗为代价,持续为被保护金属提供电子,形成保护电流。
性能优势:
单位质量电量大:镁合金理论电容量高,单位质量可产生更多电量,延长保护时间。
电位高:高负电位确保驱动电压充足,适用于高电阻率介质(如淡水、土壤)。
电流效率中等(约50%):虽非最高,但能稳定输出电流,满足长期保护需求。
4.保护效果与失效判断
有效保护:当镁阳极输出电流稳定时,被保护金属表面电位维持在安全区间,腐蚀速率显著降低。
失效标准:当镁阳极剩余重量为初始重量的15%时,其输出电流不足以维持保护效果,需及时更换。
应用场景与优势
14公斤镁阳极块广泛应用于:
埋地管道:防止土壤腐蚀,延长管道寿命。
地下储罐:保护储罐底部和侧面免受腐蚀。
港湾设施:在海水与土壤交界区域提供防腐保护。
船舶:减少海水对船体外壳的侵蚀。
优势:
安装简便:预包装设计,减少现场施工难度。
维护成本低:更换容易,整体成本较低。
环保健康:腐蚀产物无毒,符合环保要求。
适应性强:适用于高电阻率介质和温度范围较广的环境(咸水≤32℃,淡水≤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