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用检测器常用的检测器有:1.热导检测器(Thermalconductivitydetector,TCD);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ionizeddetector,FID);3.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capturedetector,ECD);4.火焰光度检测器(Flamephotometricdetector,FPD);5.氮磷检测器(NPD)也称热离子检测器(Thermionicdetector,TID)由于热导检测器灵敏度较低,而卫生分析中一般被分析物质含量都很低,所以应用不多,这里不作介绍。第62页,共1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质量型又称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主要用于可在H2-Air火焰中燃烧的有机化合物(如烃类物质)的检测。原理:含碳有机物在H2-Air火焰中燃烧产生碎片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离子流,根据离子流产生的电信号强度,检测被色谱柱分离的组分。第63页,共1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结构:主体为离子室,内有石英喷嘴、发射极(极化极,此图中为火焰顶端)和收集极。FID主要结构如图所示:123放大器记录仪50~300VH2Air接色谱柱图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结构示意图1.收集极2.发射极3.火焰第64页,共1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5页,共1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工作过程:来自色谱柱的有机物与H2-Air混合并燃烧,产生电子和离子碎片,这些带电粒子在火焰和收集极间的电场作用下(几百伏)形成电流,经放大后测量电流信号(10-12A)。2100oC氢火焰100~300V放大有机物————?正离子,电子————?I微——?记录电离电场(高压)(离子流)第66页,共1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机理:有关机理并不十分清楚,但通常认为是化学电离过程,有机物燃烧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O2作用产生正离子,再与水作用生成H3O+。以苯为例:CnHm?n?CH(自由基)??CH+O2?CHO++eCHO++H20?H3+O+COCHO+,H3+O,e在高压电场中定向移动?I微I微的大小与单位时间进入检测器的组分的质量有关,?是质量型检测器。第67页,共1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操作条件选择及注意事项:?N2作载气灵敏度较高,柱分离效果好。?气流量对灵敏度影响大,较佳流速:H2?N2?空气=1?1?5?10(此时火焰温度高,有机物离子化程度高,噪声小,基线平稳)?控制温度:比柱温高50?C左右,防止组分、水蒸汽在检测器冷凝,污染检测器,应经常清洗收集极。另外,要注意安全,氢气钢瓶一定要用氢气发生器或专用钢瓶,氢气管路不能漏气。第68页,共1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没有有机物通过检测器时,火焰中的离子极少(只是由气体中杂质及流失的固定液在火焰中离解产生的离子),这时形成的微电流称为基始电流(基流)。通过观察是否有基流产生,来判断氢火焰是否点燃。特点:灵敏度高(10-12g/s)、线性范围宽(107)、响应快、稳定性好、结构简单应用:痕量有机物分析(在高温火焰中电离)无机物不响应(在高温火焰中不电离)第69页,共1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电子捕获检测器(ECD)ECD主要对含有较大电负性原子的化合物响应。它特别适合于环境样品中卤代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微量污染物的分析。结构:放射源:Ni63或H3,无火焰加热,不用H2、空气。图电子捕获检测器第70页,共1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理及工作过程:从色谱柱流出的载气(N2或Ar)被ECD内腔中的?放射源电离,形成次级离子和电子(此时?电子减速),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和电子发生迁移而形成电流(基流)。当含较大电负性有机物被载气带入ECD内时,将捕获已形成的低速自由电子,生成负离子,此时,基流下降形成“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