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生产管理04
任务一轨道交通车站生产信息管理
影响行车安全、客运、服务的情况,以及施工、治安、设备故障异常情况、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须做好记录。哪些内容?生产信息管理根据事件属性、影响程度、报送对象的不同,由重到轻分为A、B、C、D四类分类分级
报送原则整体遵从“信息全报、分级处理”以及“10分钟首报、40分钟书面报”的要求,过程中坚持“首报要快、续报要准、终报要全”以及“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边报告”的原则。短信、微信发布遵循“速报现象、慎报原因、后续补充”的原则。电话报告遵循简明扼要、迅速准确、逐级上报的原则。生产信息管理
信息报送分为信息首报、续报及终报。信息首报是指故障(事件)发生后对故障初期的信息进行通报,包含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主体、事件概况(故障现象)、影响范围、采取措施。信息续报是指在信息初报后至故障恢复期间,对事态发展、人员到位、处置进展、行车调整等相关信息的跟进报送。信息终报是指影响消除、恢复正常运营、突发事件结束等闭环节点。若事件处置主体变更无法完成信息的跟踪闭环时,需及时告知线网指挥中心,后续由事件处置单位主动联系线网指挥中心,完成信息续报及终报。生产信息管理报送环节
(1)及时性先快报事实,再跟进补充,坚决杜绝瞒报、谎报、漏报等现象(2)完整性全方位收集信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3)准确性交叉核实、现场核实、第三方核实,提高报送信息的精准度(4)实时性(5)信息闭环(6)保密性。生产信息管理总体要求
任务二轨道交通车站巡视管理
巡视管理视频巡视(优先)人工巡视视频巡视由车站值班员及以上岗位人员负责;其它人工巡视由车站指定的人员负责,其中车站每日全区域人工巡视不少于4次。
巡视管理01车站巡视地域范围车站内部出入口及附属设施巡视频率不应低于每3小时一次,可结合消防巡视做好台账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遇客流高峰、恶劣天气、重大活动等情况,应根据需要增加巡视频次。
巡视管理01巡视各种设备设施、告示、贴纸、宣传栏等的状态,重点关注外观是否美观完好、设备通电情况有无异常等,发现问题及时报车控室。留意有无需要帮助的乘客,特别注意老、弱、病和有困难的伤残乘客,及时回答乘客询问,给予乘客正确的指引。留意乘客携带的物品,发现携带违禁物品的乘客,要及时劝其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并对乘客耐心解释。禁带品包括:1)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物品。2)非法持有的枪械弹药和管制器具。3)易污损、有严重异味、无包装易碎和尖锐的物品。4)运货推车、自行车(含折叠自行车)、电动自行车。5)导盲犬、军警犬之外的其他动物。6)长、宽、高之和超过1.8米或长度超过1.6米的物品。7)其他影响安全运营的物品。
巡视管理01留意是否有精神异常、酗酒的乘客,禁止其进站乘车,及时向车控室汇报,必要时请求警务人员或其他同事协助并注意自我保护。留意是否有故意损坏或偷窃车站设备设施的人,发现后及时制止,留下肇事人,并使用录像设备记录现场情况。留意地面卫生,通知保洁人员及时清理水渍、杂物等,设置警示牌,防止乘客摔倒。留意乘客有无不文明行为,要及时劝导制止,做好解释。禁止行为包括:1)吸烟,随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包装物等废弃物。2)躺卧、乞讨、收捡废旧物品。3)踩踏座椅、追逐打闹、弹奏乐器。4)擅自摆摊设点、停放车辆、堆放杂物、散发宣传品或者从事销售活动。5)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上涂写、刻画,擅自张贴、悬挂物品。6)在车厢内进食。7)其他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秩序、公共场所容貌和环境卫生的行为。
任务三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前检查
检查确认站线施工结束、线路出清,接触网无异物,广告灯箱锁闭,无异物侵入限界。检查确认站台门系统是否具备运营条件。检查信号系统正常。运营前检查内容
检查确认环控系统正常。做好开站准备工作,确保照明、导向、电扶梯、AFC、边门等客服设备设施正常运作。确认车站设备设施无影响正常运营的情况。运营前检查内容
开站前注意事项01值班站长应在首班载客列车到站前20分钟完成扶梯开启工作,首班载客列车到站前15分钟确认与尾班车和运营终止相关告示、备品等已撤除,并按运营需要布置。首班载客列车到站前10分钟完成出入口开启工作,并巡视全站。客运值班员应在首班载客列车到站前30分钟完成TVM加币、加票工作,并检查AFC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营状态,首班载客列车到站前12分钟组织早班售票员到岗。行车值班员应在首班载客列车到站前15分钟启动运营时间照明、导向模式,并确认AFC设备处于正常运营状态。首班载客列车到站前10分钟检查扶梯开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