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知孝教育方案
人格修养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知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懂得感恩、知孝是青少年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人格修养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景山实验学校打造人文修养特色项目的重要载体。
一、指导思想
懂得感恩、知孝就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要求学生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应当”的道理,做到既有报恩之心,更有感恩之行。在家庭尽孝心,具体表现在: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知恩报恩。通过感恩、知孝教育大力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呵护学生天性,滋养孩子童年,倾心打造阳光精灵景山学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感恩教育,提升学生人文修养,逐步形成我校教育特色品牌。
2、通过感恩教育,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形成整体化的教育力量。
3、通过感恩教育,完善更新德育教育内容。
三、活动措施
(一)环境育人,感恩知孝
1、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环境育人功能。一是在学校醒目位置开辟感恩、知孝排版,培训小讲解员为各班宣讲;二是布置感恩知孝文化墙,图文并茂中国古代故事;三是校园广播站每天有感恩知孝的诗歌、故事的播出;四是教学楼内墙面设置展示学生感恩知孝作品的专栏等。
(二)浓浓师恩,引领示范
全校教师学习践行《学校教师一日常规》,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教育自己。学校明确规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每一位教师自觉成为感恩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学高德馨,为人师表,从仪表到行为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他们在学习上耐心辅导每一位学生,在生活上更是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浓浓的爱心如涓涓溪流,滋润了学生的心田,感谢老师教育我: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三)学科育人,感恩渗透
把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强抓全员育人。学校明确要求教师把学科教育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每一位教师力求做到“五个带进”,把尊重带进课堂,把育人带进课堂,把爱心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规范带进课堂。
(四)管理育人,明礼感恩
严格训练,突出规范性。文明礼貌也是感恩教育的外在表现,它是一切社会活动中人的动作语言表现。学生可塑性强,乐于模仿,因此,感恩教育要以具体事例激励,以生动示范引导,以反复训练培养。开展感恩教育立足育人,重在严格训练,规范学生行为。学生自主管理是感恩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学校少先队为主体负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