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关于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
二0一年月
2
关于的文献综述
摘要: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运作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公司监督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以及权威性进行综述研究,说明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制度安排,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并且其独立性越高、专业能力越强,有效性就越高,并为进一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有效性;上市公司
引言
审计委员会做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远远早于我国,其中又尤以美国的发展最为悠久。早在20世纪40年代“审计委员会”这个名词就由美国最先提出来,之后才在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逐步推广开来。在这些英美发达国家,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最初就是因为愈演愈烈的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丑闻。以美国为例,2001年的著名能源巨头安然(Eron)以及施乐(Xerox)的舞弊案,都进一步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问题,于是才会引发人们对上市公司建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是否真正发挥作用的思考。虽然美国从提出审计委员会开始已经有将近70的历史,但是从近些年发生的世界通讯(Worldcom)、AIG等丑闻来看,审计委员会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用还存在颇多争议。从2002年审计委员会正式引入我国以来,科龙、华源、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频繁爆出,使人们不禁要质疑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是否有效履行其职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在中国特有的经济和法律背景下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审计委员会制度内涵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其主要目标是督促上市公司提供有效的财务报告,并控制、识别与管理许多因素对公司财务状况带来的风险。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源远流长,而其在我国还只能算作一项新的制度,在我国审计委员会的建立和发展尚处于启动阶段。与此不同的是,国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审计委员会及其制度的研究已经累积了相当多的经验,并且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产生。
二、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研究动态与成果
3
(一)国外研究综述
从大量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英国Cadbury报告就曾例举了对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及潜在的好处,认为一个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可以代表董事会审阅财务报表,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增强公众人士对董事会及其所发表的财务报表的可信性及客观性的信心。DeFend、Jiambalv(1991)从盈余管理角度研究,发现在1977-1988年高估年度盈余的公司更少可能设立审计委员会。Kalbers(1993)等就审计委员会的权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调查了90家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成员。他们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审计委员会的效率体现在对财务报告、外部审计师和内部控制的监督上。
学者们也从审计委员会与变更审计师、股东诉讼等的关系入手对有效性进行研究。如Beasley(2000)等对技术、健康保健和金融服务三行业中发生的财务报告欺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存在财务欺诈的公司其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较低。Abbott(2002)等研究发现没有“内部人员”的审计委员会更有可能聘任具有行业专家地位的外部审计师,以提高审计质量。另外,在专业能力研究方面,Archambeault(2001)发现,与不存在可疑的审计师更换的公司相比,那些存在可疑的审计师更换的公司,审计委员会中会计、审计、财务方面的专业人员较少,这说明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水平越高,对审计师的保护更有力。
由以上综述也可以看出,一方面,国外学者们在研究内容上体现一定的集中度,即主要集中在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以及影响审计委员会有效运作的特征因素的研究上。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上看,在实证研究方面所采集、统计的一些数据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