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学校告家长书:让假期成为成长的助力,而不是“空挡期”!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夏日渐深,蝉声渐密,又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时节。随着期末考试陆续结束,孩子们即将步入一段长达两个月的假期生活。假期对孩子来说,是放松调整的好机会,也是自我成长的关键阶段。
学校在这个时间节点写下这封信,是出于对孩子们的关心,更是出于对家庭教育力量的深切期待。
我们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假期过得平安、健康、有收获。而这份心愿的达成,既需要家庭的细致呵护,也需要与学校之间保持教育上的默契与协作。
在此,我们就假期生活的几个重点,向您做如下提示和建议。
一、安全第一,守住底线
安全,是孩子一切成长与进步的基础。
尤其在假期里,孩子活动时间增多、空间延展、监管相对薄弱,潜在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请您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与行为规范引导。
1.防溺水意识要“常在耳边”
夏季溺水事件高发,令人痛心。务必告诫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不擅自下水游泳,不私自结伴游泳;
不在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玩;
不盲目施救,应及时寻求大人帮助或拨打报警电话;
若游泳,务必选择正规场所并有成人全程陪护。
同时,家长也应警惕“我家孩子会游泳”的盲目自信——任何水域都有不可预估的风险。
2.交通出行须守规矩
请教育孩子文明出行,遵守交通法规:
未满16周岁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骑行时务必佩戴头盔;
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玩手机;
过马路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注意乘车秩序;
家长驾车出行切勿疲劳驾驶、酒后驾车。
3.居家安全不可掉以轻心
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煤气灶、热水器等家用设备,防止火灾和触电;
不让孩子玩打火机、点蚊香时远离易燃物品;
妥善安置阳台、窗台、楼梯等区域,预防意外坠落或高空抛物;
饮食注意卫生,杜绝食用“三无”产品和变质食品。
4.网络使用需监督指导
如今网络已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但沉迷网络也正在成为家庭教育的新难题。请您务必引导孩子理性上网:
限制上网时间,避免沉迷游戏和短视频;
不轻信网络陌生人,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关注孩子上网内容,及时了解其网络交往状况;
引导孩子文明发言,不参与网络欺凌或不当言论。
5.留意日常风险防范
?教育孩子远离建筑工地、废弃厂房、池塘、水库、铁轨等危险区域;
?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高温、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下的防护;
?告知孩子遇到突发情况及时求助,牢记以下报警电话:
?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通事故122。
二、学习规划要有度,防止“空转”
假期是弥补短板、查漏补缺的好时机,更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练兵场”。请您根据孩子情况,帮助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假期学习安排。
1.假期作业别拖拉
请鼓励孩子从一开始就有计划地完成作业任务,避免拖到开学前“临时突击”。作业不仅是巩固知识的方式,也可以培养责任感和时间观念。
2.重视基础复习与预习
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孩子梳理本学期学习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适当了解新学期的课程内容,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广泛阅读,提升综合素养
阅读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自我提升方式。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些经典书目或订阅适龄期刊,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亲子共读、交流感受,收获远不止知识本身。
4.适度拓展,鼓励兴趣发展
在保证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可适当安排艺术、体育、科技等兴趣类活动,不以“补课”为名堆积课外班,但鼓励多样体验,激发潜能。
三、注重品行引导,家庭是主场
假期是家庭教育的黄金窗口期。学校教育管课堂,家庭教育管做人。品行、习惯、情绪、自理能力等问题,多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的。
1.培养责任感与自律意识
可适度安排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定时起床、规律作息、合理安排娱乐与学习,让孩子在“自己管自己”中成长。
2.重视情绪管理与沟通交流
假期时间长,孩子可能情绪波动大、与父母磨合多。建议家长多倾听、多鼓励,减少责备式沟通,用对话代替命令,用陪伴换取信任。
3.引导参与社会实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带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区公益、劳动体验、亲情走访等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生活、理解责任。
四、家校沟通不打烊,共育一条心
假期虽离开课堂,但教育从未中断。孩子的成长既靠学校教书育人,更靠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孩子的状态,如您在假期中有任何困难或困惑,欢迎通过班主任或学校渠道与我们沟通,我们愿意继续做您和孩子的同行者。
尊敬的家长朋友:
感谢您一如既往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孩子的成长没有暂停键,教育的路也没有休止符。愿我们继续守望相助,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安全、温暖、充实的成长天空。
祝您和家人暑期安康、万事顺遂!
我们九月再见,愿孩子眼里有光,步伐有力,心中有方向!
此致
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