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唐县嵘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第1卷
一.常识判断(共30题)
1.题干:下列哪项是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因素?
A.森林砍伐
B.太阳活动增强
C.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D.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
2.题干: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下,当事人一方可以不经对方同意,单方解除合同?
A.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
B.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C.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D.合同解除符合法律规定的顺序和程序
3.题干:在古代中国,有一种税收方式被称为“算缗”,其主要征收对象是()。
A.土地
B.商业收入
C.户口
D.手工业产品
4.题干:下列哪项是导致群落演替的重要环境因素?
A.物种多样性
B.风化作用
C.人类活动
D.土壤肥力
5.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但青藏高原不属于第一级阶梯
B.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是青海湖,其面积随气候变化有显著波动
C.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干流全长约2179公里
D.我国唯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有沙漠分布,其他地区均为山地或森林
6.题干: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太阳的直径约为1亿千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B.中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位居世界第二位。
C.《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
D.斯氏综合症是一种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疾病,患者通常有47条染色体。
选项:
A
B
C
D
7.题干:下列哪项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是错误的?
A.造纸术在东汉时期由蔡伦改进,显著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
B.西汉时期《黄帝内经》成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中包含丰富的针灸理论和Medicinalknowledge。
C.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几个世纪,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清朝时期《天工开物》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来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8.题干: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下列哪项措施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A.大力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B.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C.减少财政支出,缩小公共投资规模
D.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劳动力成本
9.题干:某应税车辆的车牌号尾数为5,根据当地交通法规,该车辆在某月的特定日期不能上路行驶。如果该月1日为星期一,那么该车辆在哪一天不能上路行驶?
A.5号
B.12号
C.19号
D.26号
10.题干: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指南针的发明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但其作为航海工具广泛应用于唐代。
B.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上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他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值介于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C.《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巨著,书中记载了1892种药物和11096个药方。
D.活字印刷术由清代毕昇发明,这项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普及。
11.题干:下列哪项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劳动权
B.言论自由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物质帮助权
12.题干: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之比为1:1
B.地球的质量大约为5.972×10^24千克
C.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D.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小
13.题干:在完成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施工团队遇到了地质条件突变的难题,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团队决定采用一种新型的地质勘测技术。该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探测地下结构,从而为工程选址和支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下哪项措施最能体现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A.通过增加勘测点的密度,显著提高了勘测数据的精度;
B.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从而获取高分辨率的工程现场图像;
C.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地质稳定性进行动态分析;
D.通过对历史地质资料进行深度挖掘,补充了当前勘测数据的不足。
14.题干: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