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于声学指标的构音障碍分级评估规范》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172.7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2.88千字
文档摘要

广东省市场协会团体标准

2021年5月

《基于声学指标的构音障碍分级评估规范》

1

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本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

供一种基于声学指标的构音障碍分级评估规范,为脑卒中后

构音障碍患者提供客观的评估规范,解放人力以及减少由于

人力以及技术水平的不同造成的误差,为构音障碍的诊断、

治疗、评估以及预后提供更加客观的理论依据。

二、项目背景及工作情况

(一)项目背景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4-2015年完成的全国第三

次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报告发现,脑血管病已至我国疾病死

因的首位。从2000年至2015年,我国因脑卒中死亡导致生

命年损失居首位的省从16个上升到27个。其中城市卒中的

死亡率为125.56/10万人,农村脑卒中的死亡率为150.17/10

万人。根据研究报道,在2015年,全球中风幸存者约有2570

万,约有650万人死于中风。并且我国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

势明显,40-64岁的劳动力人群占近50%。根据文献报道,

脑卒中患者中构音障碍的发生率为30%-40%。帕金森病患者

中有69.6%的患者的言语清晰度低于正常组,构音障碍发病

率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高达51%。脑血管病发生率极高,且

年轻化趋势明显,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发生率也很高,因此

2

对于脑血管病的后遗症的诊断、评估、治疗的研究也尤为重

要,以改善及提高脑卒中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脑卒中后人群

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更完善的研究。

目前国内构音障碍的评估主要采用主观方式进行,客观

评估的研究并不多见,这是由于构音障碍客观评估的研究缺

乏真正实现客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与其他类型的言语

障碍客观评估一样,客观评估构音能力需要具备客观评价参

数和软硬件设备。基于语音特性系统的客观评估符合构音障

碍评估与康复应用的实际需求,本规范基于人工智能应用于

痉挛型构音障碍脑卒中患者,评定患者是否存在构音障碍并

对构音障碍进行分级,制定客观构音障碍分级新方法,为脑

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治疗计划及评定疗效提供

帮助。

(二)任务来源

为进一步促进构音障碍分级评估标准的建立、提升脑卒

中构音障碍人工智能识别及助力后续病理语音的精准化康

复,广州科慧健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制定该项团体标

准。

(三)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广州科慧健远医疗科技有限

公司、广州言成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鼎成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科慧健远(广州)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广州科慧

健远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鹏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武

汉昱呈星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澳门国际人工智能学会、

永迅亚洲有限公司参与起草。

3

(四)标准研制过程及相关工作计划

1.团体标准《基于声学指标的构音障碍分级评估规

范》在2021年5月完成了项目可行性分析,标准的研制工

作于2021年5月正式启动,选择、确定技术水平高、责任

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标准起草小组。

2.2021年5月中旬提出了标准框架,并根据标准的

框架结构进行资料收集,编写了标准草案,向广东省市场

协会递交资料提出立项申请。

3.2021年6月,完成标准草案的完善,并小范围内

部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全

面公开征求意见。

4.2021年7月,起草小组将根据《征求意见稿》的

反馈意见,对意见进行处理并进一步完善标准,形成标准

送审稿。

5.计划2021年8月提交标委会技术审查和报批。

6.计划2021年9月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示及

发布。

三、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遵守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要求,充

分考虑目前国内外病理语音的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研究

的特点和现状,结合工作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而加以制定。

四、标准编写依据及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