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条码师岗位能力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1、背景
在当今数字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时代,条码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与识别手段,已广泛渗透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零售行业的商品快速结算,到物流领域的货物精准追踪;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管控,再到医疗行业的药品溯源与患者信息管理,条码技术成为推动各行业实现高效运作与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
条码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各行业对于专业条码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且对其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条码专业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条码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核心原理,还需深入了解各行业的业务流程与管理需求,能够根据实际场景灵活选择并优化条码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条码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这意味着条码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将条码技术与其他前沿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具价值的支持。在此背景下,制定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条码师岗位能力标准迫在眉睫。该标准将明确条码师应具备的知识体系、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为条码人才的培养、选拔与评价提供权威依据,有助于规范条码行业人才市场,提升条码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进而推动条码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与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二、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文件由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归口,于2025年04月23日批准立项(立项名称:《物流行业条码工程师岗位能力要求》)。
主要工作过程
(1)标准立项阶段
2025年04月15日,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组织召开《物流行业条码工程师岗位能力要求》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评审专家听取了标准起草组对标准立项必要性和标准草案内容的介绍,经对标准立项材料进行评审,一致同意该标准立项。同时,专家组提出修改建议,起草组组织对文本进行修改,主要修改如下:
变更标准名称为“条码师岗位能力要求”;
调整标准正文中内容,不以“物流行业”为界;
岗位能力立足于基本能力,这部分内容不易要求过高,可分为初、中、高级;
标准文件中应规定一些技术数据,有可量化的指标。
(2)征求意见阶段
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通过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官方网站公开向专业标技委、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XXXX等社会群体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后,起草组向XXXX定向征求意见,并召开研讨会,对标准结构和内容进行完善。本次主要修改如下:
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行业应用的条码师;
对“能力等级”进行了调整,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对“申报条件”进行了修订;
对“岗位基本能力”进行了修订;
对“专业资格”重新划分,对“工作内容”重新梳理,对“技能要求”内容进行了调整;
对“权重表”进行了调整。
三、编制原则与主要技术内容
1、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和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等进行,使标准更严谨、更规范。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为基准,严格遵循《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23年版)》规范要求,坚持“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全面且精准地规范条码师的岗位能力要求内容。新版《大典》增设的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相关职业类别,以及《规程》优化的专业技术类职业标准编制规范,均在本标准中得以充分体现。同时,本标准针对不同等级条码师的岗位能力,从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技能水平两大维度,作出系统且明确的界定,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实用性。
2、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条码师的职业道德、岗位基本要求、专业资格及岗位专业能力(含技术应用、实践创新等维度)等核心要求。适用于各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机构及相关组织对条码师的考核评价。
标准包括5点核心内容,其中第2-5点为标准的核心内容:
——第2点:职业道德。规定了6条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3点:岗位基本要求。规定了条码师应当具备的岗位基本要求。
——第4点:专业资格。规定了条码师应当具备的岗位必备资格。
——第5点:岗位专业能力。规定了专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四、与现行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在关键控制点设置与技术要求上与现行行业标准无冲突,确保标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促进行业标准体系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