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猴痘病毒属于()
A.正痘病毒属
B.副痘病毒属
C.乳头瘤病毒属
D.疱疹病毒属
2.猴痘的主要传染源是()
A.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
B.感染猴痘病毒的灵长类动物
C.患者
D.以上都是
3.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
A.1-3天
B.5-21天
C.25-30天
D.30-40天
4.猴痘皮疹的特点不包括()
A.从斑丘疹发展为水疱、脓疱
B.分批出现
C.多为单个皮疹
D.最后结痂、脱落
5.以下哪种途径不会传播猴痘病毒()
A.直接接触患者皮损
B.呼吸道飞沫
C.食用煮熟的肉类
D.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6.猴痘确诊病例应采取()隔离
A.居家隔离
B.集中隔离治疗
C.不需要隔离
D.普通病房隔离
7.目前针对猴痘病毒有效的特效治疗药物是()
A.青霉素
B.无特效治疗药物
C.阿昔洛韦
D.头孢菌素
8.预防猴痘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A.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动物
B.戴口罩
C.勤洗手
D.服用抗生素
9.猴痘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医学观察()天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10.猴痘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
A.较弱
B.中等
C.较强
D.极其脆弱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猴痘病毒可感染的动物包括()
A.猴子
B.老鼠
C.松鼠
D.家兔
2.猴痘的传播途径有()
A.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损伤处
B.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被褥等
C.呼吸道飞沫传播
D.母婴传播
3.猴痘的临床表现可能有()
A.发热
B.头痛
C.淋巴结肿大
D.皮疹
4.诊断猴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流行病学史
B.临床表现
C.实验室检查结果
D.患者的职业
5.对于猴痘患者的治疗措施包括()
A.隔离治疗
B.对症支持治疗
C.抗病毒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物)
D.抗菌治疗(预防继发感染)
6.预防猴痘的个人防护措施有()
A.避免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
B.接触动物后及时洗手
C.避免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
D.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7.猴痘疫情防控措施包括()
A.病例监测与报告
B.流行病学调查
C.接触者管理
D.消毒
8.医疗机构在猴痘防控中的职责有()
A.及时发现、报告疑似病例
B.做好病例隔离、救治
C.开展医护人员培训
D.对医疗机构环境进行消毒
9.猴痘患者隔离期间需要注意()
A.单人单间隔离
B.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C.做好个人卫生
D.可以适当与他人接触
10.以下关于猴痘的说法正确的有()
A.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B.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C.孕妇感染猴痘可能对胎儿有影响
D.儿童感染猴痘症状通常较轻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猴痘病毒只感染人类,不会感染动物。()
2.猴痘患者的皮疹只会出现在面部。()
3.接触过猴痘患者的物品不需要特殊处理。()
4.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猴痘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
5.猴痘患者治愈后不会再次感染。()
6.目前没有针对猴痘的疫苗。()
7.猴痘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短。()
8.只要出现发热、皮疹症状就一定是猴痘。()
9.对猴痘患者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毒。()
10.猴痘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都需要立即接种疫苗。()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
答: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皮损、体液等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也可能感染。
2.列举猴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主要有发热、头痛、肌痛、淋巴结肿大,随后出现皮疹,皮疹从斑丘疹依次发展为水疱、脓疱,最后结痂脱落。
3.简述预防猴痘的主要措施。
答: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动物,如野生啮齿类和灵长类;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4.医疗机构在猴痘防控中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及时发现、报告疑似病例;做好病例隔离、救治;开展医护人员培训;对医疗机构环境进行消毒,防止院内感染。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猴痘疫情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答:挑战在于监测预警、病例诊断与隔离、防控物资储备等。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提高诊断能力,储备防护和治疗物资,加强公众健康教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