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无名之辈观后感.docx
文件大小:25.2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7-01
总字数:约3.12千字
文档摘要

第PAGE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无名之辈观后感

无名之辈观后感

我们都是面对世界无可奈何的无名之辈,生活向我们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让我们迷茫不知所措。但黑暗中有光,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关心在乎我们的人,亲人、朋友、爱人。我们都是无名之辈,我们都不是无足轻重的无名之辈。这是一部充满荒诞又满是生命力的好电影。

电影讲述的故事虽然不常见,但是故事的发展似乎都在预料之中。之所以让人难忘和震撼,要归功于对细节的深度刻画让平凡故事里的小人物充满光彩。

电影里的一大亮点就是频频通过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小事件来推进剧情的发展。比如,一开始眼镜和李大头不抢银行去抢手机店;成功抢了手机店后发现抢到的是手机模型;在随机的躲藏中误入了一心求死的高位瘫痪者马嘉旗的住处;本以为可以自杀成功却在烟花声中苏醒的马嘉旗;以为结局如意的老马在烟花上空时被一枪击中。

一次次的小意外来临时,原始的人性冲动都会让主人公反抗、斗争、冲动。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作为小市民的我们早已经被现实的世界困在了一个个隐形的牢笼中动弹不得,每一个冲动带来的代价都是灭顶之灾。作为一个无名之辈,我们的选择往往不是好与坏,而是更坏和最坏。

活得如蝼蚁的人会理性地选择“更坏”而避开“最坏”吗?不是。因为有时候“最坏”会让人有瞬间的燃烧,有短暂的畅快,而“更坏”或许是另一个死循环的深渊。但是在故事里我们看到小市民的无名之辈在人性升华时刻成为了有名之人。

整部电影另类地选择了以重庆方言作为配音,甚至里面的部分插曲也是。一方面,方言的使用更符合剧情的真实情节;另一方面,方言的使用也更容易拉近和观众的感情。

很多话用方言才能淋漓尽致地呈现,用普通话反而养巧成拙。不过这部片子的风格决定了它必须使用方言来呈现。带来的一个小问题是,西部方言的部分特殊用语对丁非此区域的人来说可能会有理解延迟或者盲点。

在好莱坞电影夹缝里求生存的《无名之辈》,多像我们这些普通人,我们不也是努力跨过一道又一道坎努力活着的无名之辈吗?所以,我们所有的无名之辈们,加油!

无名之辈影评

喜剧是很多人都会喜欢看的,走进影院就是为了寻求自身的愉悦。所以,近些年电影市场上很多喜剧电影成为票房黑马,比如《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等电影。这次看的电影《无名之辈》算是喜中带思的一部电影,讲述了小人物的生存和态度。电影《无名之辈》围绕这样一群被社会忽视的小人物而展开,他们当中有虽然穷困潦倒但依旧怀揣协警梦想的保安马先勇(陈建斌饰),有终日与轮椅为陪,但却渴望生存尊严的彪悍女子马嘉旗(任素汐饰演),还有想要出人头地却走上犯罪道路的劫匪“眼镜”(章宇饰)和“大头”(潘斌龙饰)。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如意中,但一直怀抱自己的梦想,为走出困境、获取尊严而挣扎和呐喊。看似平凡的他们纠葛在一起,擦出了不平凡的火花。

《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在电影行业独树一帜,他总是通过作品来渗透出自己对社会和生存现状的反思。在此次新作《无名之辈》中,饶晓志再次聚焦社会人间,通过其独特的“喜剧绅士”创作手法,结合影片中西南地区小人物的真实生存状态,来呈现出多位“无名之辈”用西南地区人民特有的乐观方式对待生活的难处,打造一个最真实状态的、存在于生活中的“无名世界”。

近些年随着观众的观影要求逐渐升高,也直接造成了档期内优胜略汰的残忍局面。《无名之辈》围绕一把丢失的老枪,讲述了因为一起发生在桥城的抢劫案件而引发的荒诞故事,小城多方势力和角色纷纷被卷入其中,小人物为生活和尊严的努力挣扎被铺陈而开。关于“小人物尊严”这一核心内容,在潘斌龙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的画外音下,“一座小城”、“困住蝼蚁”、“不甘于命”、“事关尊严的狂想曲”等字卡犹如针一般,刺入人的心中。看一部电影至少要收获什么,这部电影给人很多的思考。

无名之辈剧情解析

片中陈建斌再次回归底层,把一个因曾经的过失对家人负疚、心怀正义并执拗的追求自身价值的小人物——马先勇演得很丰满。他渴望成为一名正式的协警,却因为一次过失造成的意外与理想失之交臂,还给家人造成了难以抚平的伤害。但生活还要继续,他没有放弃理想,依然默默的去找机会去立功、为破案帮忙。而他与家人的戏份似乎更值得玩味。女儿依依(邓恩熙饰)常常对他剑拔弩张,为此他会恼怒,也会自责,父爱的润物细无声都藏在陈建斌细微的眼神和语气中。个人认为全片最绝妙的一场是马先勇与妹妹马嘉祺(任素汐饰)隔门对话的一场,两个人物用微妙的不断变换的情绪去安慰彼此、关心彼此,也在给自己救赎。

凭借《驴得水》进入大众视野的任素汐,这次要演出一位脖子以下全部瘫痪的残疾人,她的智慧似乎决定了她对自身的不认同会更加强烈,除了放大语言和表情的功用表达内心的无力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