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绿色卡通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pptx
文件大小:25.78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1.97千字
文档摘要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珍爱生命每年的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纪念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是为了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或性行为上的伤害和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制定的。珍惜权利反对家暴保护自己呵护美好生活

节日简述各国做法反家暴知识遇到家庭暴力怎么办?目录

节日简述2021年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第一部分01

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纪念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1960年11月25日,3位多米尼加女性——米拉贝尔三姐妹被杀害。为了纪念这一事件,1981年7月,第一届拉丁美洲女权主义大会宣布把11月25日作为反暴力日。1993年的这一天,联合国发表了《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宣言》。

1999年11月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由多米尼加共和国提出、60多个国家支持的倡议,将每年11月25日定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自1981年起,妇女问题活动家就将每年的11月25日定为反对暴力日。选定这一日子是因为1961年的这一天,多米尼加统治者拉斐尔·特鲁希略下令残酷谋害多米尼加共和国政治活动家米拉巴尔三姐妹。90年代以来,妇女团体反对暴力的“专项运动”,又从11月25日一直延续到12月10日共16天。俗称“16天运动”。

各国做法2021年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第二部分02

2019年11月25日,土耳其民众放飞气球纪念“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土耳其2020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和中国女法官协会首次联合发布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十大典型案例,向社会传递出多方联合治理、对家暴坚决说“不”的鲜明信号。相关人士表示,反家暴法确立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意在为家暴受害者撑起法律的“保护伞”。但仍遭遇家暴受害人“不知道、不愿用、不敢用”,举证难与执行难等多重现实困境。中国

反家暴知识2021年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第三部分03

1、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家庭暴力产生的个体原因价值观不合,对事物认知存在分歧,久而久之矛盾升级;施暴者性格不健全,情商、逆商不足,长期压抑缺乏疏导,酿成戾气;施暴者带来的心理问题和错误的行为方式。

3、家庭暴力的危害侵犯家庭成员的基本人身权利直接损害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家庭稳定和社会安定

4、施暴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施暴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施暴者可能面临:民事责任,受害者可以要求施暴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情节严重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情节轻微的,可以要求派出所对施暴者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遇到家庭暴力怎么办?2021年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第四部分04

向受害人或者加害人所在的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1.就近求助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并根据家庭暴力情节轻重,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出具告诫书、治安管理处罚。2.报警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除了禁止实施家暴外,人身安全保护令还可以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以及其他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措施。3.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4.寻求临时庇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到政府设立的临时庇护场所获得临时生活帮助。5.申请法律援助如果需要法律服务,可以向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6.拨打热线电话可以拨打妇联组织的“12338”妇女维权热线、司法行政机关的“12348”法律咨询热线等进行咨询。

遭遇家暴如何取证因为家暴一般发生在封闭的场所为主,如果受害人没有证据收集意识,后期对家暴的认定和维权就比较困难。受害人应当注意收集以下证据:公安的家庭暴力出警记录、告诫书等;医院的诊断书、病历、收据等相关资料;明显伤害记录的照片和公安部门的伤情鉴定;子女等家庭成员和邻居等知情人的证言;家暴实施者出具的《悔过书》、《保证书》、能够证明施暴行为存在的通话录音、视频资料或者其他部门进行调解的证据。

即将到来,让我们共同对家庭暴力说不!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珍爱生命每年的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纪念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是为了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或性行为上的伤害和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制定的。珍惜权利反对家暴保护自己呵护美好生活